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ID:21171903

大小:5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0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_第1页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_第2页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_第3页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_第4页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德育必须渗透在传授知识之中。小学语文学科是基础性工具学科,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在语文教学中注意和兼顾到一些道德和思想品质教育,是语文教师应尽的责任与义务。然而,语文教学毕竟应该以语文教育为主,我们不能因为强调德育而冲淡了语文教育的本色和主体。在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只能是一种渗透,以自然的穿插形式出现。既然是渗透,那就一定要讲究一些艺术性和操作方法。  一、抓住文本的有利契机,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情感熏陶、潜移默化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特别是三年级的学生,主要是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在教

2、学中,学生喜欢教师以讲故事、猜谜、游戏等形式贯穿于课堂中。在教学《燕子专列》这一课时,笔者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谈对燕子的认识,为学生能走入文本所描绘的情境作好铺垫,在引导学生理解体会人们对燕子的关爱时,让学生抓住关键词“纷纷、冒着、踏着、顶着、踏着”等词语进行感情朗读,并让他们扮演,此时的你就是一个瑞士的居民,为救护燕子而焦急万分,果然学生很快进入角色,读得声情并茂,抑扬顿挫也读得比较到位。笔者紧紧抓住这个契机:“你们为什么这么着急呢?”学生争先恐后地说:“因为燕子是益鸟,我们要保护它呀!”“因为大雾和我们是好朋友,”“

3、任何动物应该和睦相处”……一石激起千层浪,我立即进行引导:“是呀!你们看,瑞士作为一个政府,下命令救助这些遇到困难的燕子,居民们又自发组织在寒冷的天气去寻找濒临灭亡的燕子,更难能可贵的是一个小女孩也加入了寻找燕子的队伍。现在,如果你就是那只被救的燕子,你会对人们说点什么呢?”“谢谢你,善良的人们,我不会忘记你们的恩情的,明年我一定要多捉害虫,保护你们的庄稼。”“你们永远是我们的好朋友”……  通过入情入境的角色朗读,老师的巧妙引导,文本要为学生渗透的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教育就与语文的教学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了,寓道于文,达到了水乳

4、交融的目的。  二、抓住文本中的重点句子渗透德育教育  在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有这样一篇文章《玲玲的画》,学习这篇文章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弄清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再让学生细读课文,找出文中的中心句,通过同学们认真阅读,很多同学都找出了本文的中心句“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也会变成好事”。这时教师就以这句中心句为突破口,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让学生懂得在生活中,只要善于观察,肯动脑筋,坏事也会变成好事。  三、渗透思想道德教育,注意与学生的情感体验相结合  小学生的认知以感性认识为出发点,小学语文教材中则蕴含着真挚丰

5、富的情感。教学中注意创设情境,以情引人、以情动人、以情感人,让每节课堂教学都成为学生的一次情感体验过程。而有情就会触动学生的心灵,促使其产生学习的内驱力,去寻根求源,探索情感产生的原因,由情悟理、由情明理,情感体验的过程进而也成为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过程。  四、通过写读后感或心得体会升华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感受  笔者认为写读后感是让学生对文本内容及情感再次体验的一种最好的方法。它能让学生走出文本,让学生真正明白在实际生活中应该怎样做,让学生能结合自己的不足,深刻反思自己,不断成长进步。  在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有这样一篇

6、有趣的文章《小猫刮胡子》。本文主要讲的是小猫学着主人的样子,把胡子刮得干干净净,结果晚上在追捕老鼠时撞得鼻青脸肿,猫妈妈的一番话使小猫再也不刮胡子了。学了本文后,笔者让学生写了一篇读后感,很多学生能结合自己生活,谈出了自己的感受,不能见什么学什么,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其中一个孩子写道:“我以前看见别人学跳舞,我也学跳舞,结果,老师说我,动作不协调;有一次,我看见邻居姐姐学打球,我也跟着学,可我体质差,根本跟不上,现在想想,我见到什么学什么,岂不是一只小猫了……”从这样的文章中,笔者可以肯定,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后,这个学生真正懂

7、得了其中的道理。  五、在课内外阅读中渗透  小学语文教材编选的都是文质兼美、脍炙人口,具有教育意义的好作品。因而,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进行德育渗透的主渠道。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思想和感情的熏陶。课外阅读是语文德育实施的途径之一。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意志性格特征,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当然,书有良莠之分,不能不加选择地让学生去读。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列出书目

8、,引导学生去读。要加强阅读指导,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教给他们读书方法,特别是评价与欣赏的方法,使学生从阅读中有所收获。  六、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来渗透德育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社会实践的能力。作为语文教师,不但要有博大精深的知识,高尚的师德对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