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宣翻译与文学外译可以“和而不同”

外宣翻译与文学外译可以“和而不同”

ID:21193957

大小:5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0

外宣翻译与文学外译可以“和而不同”_第1页
外宣翻译与文学外译可以“和而不同”_第2页
外宣翻译与文学外译可以“和而不同”_第3页
外宣翻译与文学外译可以“和而不同”_第4页
资源描述:

《外宣翻译与文学外译可以“和而不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外宣翻译与文学外译可以“和而不同”  一、引言  公共外交的核心是竞争话语权。  话语要成为国际话语权,就必须经过一个广泛传播、占领舆论高地并成为大众普遍认同的中间过程。缺少这个环节,就不能使之成为话语权。从这种意义来说,传播话语和塑造话语也会成为话语权的。翻译的本质是跨文化的信息传播,那么外宣翻译和文学外译在理论上也就构成了话语权的重要内容。  在公共外交领域中,外宣翻译与文学外译都是主动向域外传递本土文化的信息,不过二者是存在区别的。对此,陈丽莉有过相关的论述。  因而,有必要对两类翻译进行优化组合,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二者的功效。诚如赵可金所指出的

2、,无论哪一个国家,如果实施公共外交战略,不可避免地要注意保护和开发公共外交资源。  分类产生价值,配置创造效应。从公共外交来看,外宣翻译与文学外译可以和而不同。和是指二者在公共外交体系中能够共存共生;不同是指二者在公共外交的运行机制中须要分清轻重缓急。  二、和而不同之共存共生  按照美国学者的传统看法,公共外交主要包括信息活动(InformationActivities)和教育文化交流活动(EducationandCulturalExchange)两种形式。  由于信息活动和教育文化交流活动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所以我们作如下的假设:如果外宣翻译具

3、有信息活动的性质,同时文学外译又符合教育文化交流活动,那么外宣翻译与文学外译也就具有共存共生的关系。一旦假设成立,两类翻译就可以和于公共外交。  这种关系如图一所示。    在公共外交视域中,信息活动主要是介绍政府的对外政策,加强与外国公众的沟通,发挥信息提供和价值导向的作用。  例如,为了向国外介绍中国司法改革的基本情况和主要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厅于2012年10月发布了《中国的司法改革》白皮书。不言而喻,这类信息需要对外翻译。反过来说,这样的翻译主要是服务于信息的对外传播,进而表达劝服的诉求。正是在这个目的上,外宣翻译恰能大行其道。诚

4、如张健所指出的,从功能上讲,外宣翻译是信息传播。  例1:中国借鉴国际上建立公职律师和公司律师制度的经验,2002年以来,国家推行公职律师和公司律师试点,为政府决策和公司重大经营提供法律意见,进一步完善了社会律师(包括专职律师和兼职律师)、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共同发展的律师队伍结构。  译文:Chinahasborroofpublicdefendersandcor-poratelayers.Since2002,thecountryhastrial-estab-lishedthesystemtoprovidelegalcounselforgovern-me

5、ntdecision-makingandmajorcorporateoperations,thusimprovingthestructureofthelaonsense(includingfull-timeandpart-timeones).  译文言简意赅,但语义明确、表达流畅,折射出信息传播的要求。信息活动须要借助外宣翻译向外国公众来说明中国,而外宣翻译则可以帮助外国人了解中国,尤其是了解当代中国。因此,外宣翻译本身就是信息活动。  公共外交的另一种形式是教育文化交流活动。众所周知,教育文化交流所蕴含的文化外交往往以和平性或柔性而著称。也就是说,文

6、化外交因其终极战略目标遥远而显得非功利性。法国文化外交学者路易斯多洛(LouisDollot)认为:文化交流逐渐采取了新的形式:对思想和文学、艺术、科学作品进行交流。  显而易见,翻译能促进文学作品的交流。在这层意义上,文学外译成为了文化外交的重要手段和组成部分。但是,须要指出的是,文化外交的柔性也给文学外译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即艺术性,或者说文学翻译的目的主要是审美欣赏,唤起读者的艺术感受。  例2: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译文:Myhouseisbuiltamidtheen,YetlittlesoundandfurydoI

7、ken.  Totellyouhoforapeacemind.  例2中的内容出自晋代诗人陶渊明的作品《饮酒》,在汉文化中是家喻户晓的诗句。译文的译者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汪榕培先生。撇开理解的偏见不说,译者非常关注音步和尾韵,映射出译者的审美心理。文化外交致力于培育长远的文化认同,因而需要情来感动人。从文学外译来看,这种情离不开译文的美。须要指出的是,在域外的文化语境中唤起外国公众的艺术感受,就不是单纯的信息传播可以做到的。  顺便提一下,外宣翻译、文学外译与信息活动、教育文化交流活动之间的对应关系其实早已存在。中国虽然在过去未使用公共外交这一名称,但存

8、在公共外交的实践,其表现形式就是对外宣传,包括对外新闻传播和对外文化交流。  拿对外新闻传播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