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弹性与情绪智力的相关研究

大学生心理弹性与情绪智力的相关研究

ID:21201940

大小:111.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0-20

大学生心理弹性与情绪智力的相关研究_第1页
大学生心理弹性与情绪智力的相关研究_第2页
大学生心理弹性与情绪智力的相关研究_第3页
大学生心理弹性与情绪智力的相关研究_第4页
大学生心理弹性与情绪智力的相关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生心理弹性与情绪智力的相关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大学生心理弹性与情绪智力的相关研宄1.引言心理弹性和情绪智力在心理学界均是迅速成长和円益受到关注的两个领域。非常巧合的是,对于二荠的研允,均是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至今,在国内外的学术界已涌现出大量的关于心理弹性和情绪智力的研究成果。理解究竟是哪些因素使人们无法战胜压力事件或情境已成为心理学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同样,在自然灾害、人为灾难、重大疾病、贫困、挫折等各种不利条件下,什么原因使得人们能够成功应对逆境,也是值得探讨的重要研究课题。从现有事例中可以看出,某些个体在遭受重大打击后,反而激发出了他们巨大的潜能,从而使得他们变得更加成熟和坚强。这些看似违反常理的现象也是心理弹性研宄的

2、内容。情绪智力的研究也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顾名思义,情绪智力和传统智力一样,都是个体的一种能力,而前者是继智力之后又一开创性领域,是不同于智力的一种能力。在众多的理论观点中,情绪智力的内涵涉及到情绪、人格和人际能力的总和,涉及到认知和情感,使研究范围得到大大的扩展lh31。在应用方面,情绪智力为培训管理、教育实践指明了又一新的方向。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在面临各种各样压力和困难的同时,还要努力打拼,争取工作上、事业上、爱情上和人际关系上的成功。尤其是大学生,他们正处于从学校到走入社会,而临工作、事业、婚姻的过渡阶段,也可能会而临各种各样压力事件的冲击。能否成功应对这些压力事件,

3、已不仅取决于锊商的高低。己有大量研究发现,心理弹性和情绪智力也都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在当下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并将心理弹性与情绪智力结合起来做相关研宄还是一个新颖的思路,具有现实性意义。因此有必要从情绪和认知两方面同时对大学生群体进行调斉,以及对心理弹性和情绪智力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研宂,从而在培训管理和实践教育领域为增强大学生的心理弹性和提高情绪锊力提供理论贡獻。1.文献综述2.1关于心理弹性的研宄2.1.1关于心理弹性的基本定义1983年NormanGarmezy与MichaelRutter《幼儿期的压力、应对及发展》(«Stress,CopingandDevelopment

4、inChildhood》)一书中的出版,是心理弹性(resilience)研究的里程碑,至今已有31年。[41其作为一个专业术语出现,正是源于对处于不利环境中的儿童的应对和发展状况的研宄。[5]此后,心理弹性这一概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研究领域也在不断扩大和深入。也正因此,对科学意义上的心理弹性概念的界定,在国内外形成了多种不同的观点,至今没有一个统一而明确的定义。并且,resilience的中文译法也不尽相同,如:“心理韧性”、“心理弹性”、“心理承受力”、“复原力”等胃71。纵观国内外学者对resilience的定义,大致可以归为三类:1、定义为一种结果。MastenA.S.认

5、为心理弹性是即使在重火威胁K,仍能产生良好适应或顺利发展结果的现象。2、定义为一种能力。个体所具有的能力品质,如WernerE.E.将苏看作“心理弹性是个体能够承受高水平的破坏性变化,同时表现出尽可能少的不良行为的能力。”3、定义为一种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如APAHelpCenter认为“心理弹性是个体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过程,它意味着从困难经历屮恢复过來”;“心理弹性表示一系列能力和特征通过动态交互作用而使个体在遭受重大压力和危险吋能迅速恢复和成功应对的过程”。从第三种定义中可以看出,它实际上包含了结果性定义和能力性定义的关键词,也涵盖了变化

6、过程的结果和个体良好适应能力并且它也描述了破坏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之间的动态特征,因此受到了更多学者的认可。此后这一定义被研宂者广泛引用。本研允是以第三种定义为理论基础的,即心理弹性是保护性因素与破坏性因素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2.1.2关于心理弹性的理论结构研究学者们不仅对科学意义上的心理弹性的概念作了大量的研宄,对于如何理解弹性的作用机制也提出了不同的理论观点。A前,国外研宂荠比较一致的结论是:“保护性因素”在心理弹性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屮介作用。保护性因素就是弹性变量,它能消减破坏性环境对个体的消极影响,是与危险性因素相对的

7、8]。它括内部因素(如智力、人际吸引、社交

8、能力、自我效能感等)和外部因素(如家庭环境和社会支持等)。当个体遭受危险性事件的打击时,保护机制会利用个人力量和外界支持性资源(即保护因素)与之发生交互作用,以此使身心系统与外界环境达到平衡状态l9j。为了支持自己的理论观点,国外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作用机制模型,来描述保护性因素如何消减或弥补危险因素对个体的消极影响。分别是Garmezy的三种理论模型,包括补偿模型(thecompensatorymodel)、预防模型(theinoculationmodel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