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浅析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ID:21202046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0

浅析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的影响_第1页
浅析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的影响_第2页
浅析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的影响_第3页
浅析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的影响_第4页
浅析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的影响:F822文献标识:A:1009-4202(2011)03-069-01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金融高科技的推动,电子货币已发展成为货币的新形式,电子货币的使用必然会影响货币的供给。本文分别从电子货币对基础货币、货币乘数和货币流速的影响的角度全面分析了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关键词电子货币货币供给货币乘数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金融高科技迅速发展的推动下,依托X络信息技术,电子货币成为货币发展的新形式,它的出现推动了金融市场的发展,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电子货币的发展对世界金融更为深远的影响,它将对货币供给

2、的各个方面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从基础货币、货币乘数、货币流速等方面分析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带来的影响。  二、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分析  (一)电子货币对基础货币的影响  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为了控制存款扩张和货币创造而推行法定准备金制度的一个特殊的货币层次。商业银行存入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和流通中的现金构成了基础货币。  (1)通货。流通中的通货数量不可避免地由于电子货币的使用而减少。在不改变银行准备金总额的前提下,由于电子货币的使用会相应地减少现金的流通,那么基础货币呈现出下降的态势也是必然的了。  (2)法定存款储备。对于央行发行的货币,各国法律严格规定对于金融机构的

3、存款准备。目前各国对于是否需要立法来规定电子货币余额按照一定的比例准备,存在者很大的分歧。较为主流的观点是对电子货币余额无准备金要求,但包括日本在内的一些国家则认为电子货币余额需要保证金,且要求发行者缴纳准备金不低于其发行的电子货币余额的50%。无论最终结果如何,电子货币减少法定准备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了。因此在减少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的同时,基础货币的减少也是不可避免的了。  (3)超额准备金。超额准备金是银行为应付资金流动和业务结算而准备的超过法定准备金的那部分资金。银行进行资产转换的成本会随着X络技术的发展而降低,如果对于电子货币的高流动性利用得当,银行可以弥补由于特殊情况

4、导致流动性的不足。可以肯定,银行的超额准备会因为超额准备的存款利率不变或降低而降低;反之,则根据由此所带来的资金运用和机会成本的收益进行对比选择。  (二)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的影响  根据目前我国对货币供应量的定义,货币乘数的公式如下:Km=(1+k)/(r+k+tr+e)  在此公式中,r-活期存款法定准备率;r-定期存款法定准备率;r-定期存款法定准备率;k-通货漏出率;r-活期存款转化为定期存款的比例;r-活期存款法定准备率;r-定期存款法定准备率;k-通货漏出率;e-超额准备金率,以下来探讨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公司中k、e的影响:  第一,电子货币对k(通货漏出率)的影响

5、。通过漏出率等于社会公众所持有的通货与活期存款的比例。电子货币对k(通货漏出率)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广大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及习惯而发生的。我国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银行卡发量大幅度上升,而且每年以两位数的比例增长,从而使电子货币的使用量大幅度上升,也降低了对现金的持有量。  第二,电子货币对e(超额准备金率)的影响。超额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及存款性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存款帐户上的实际准备金超过法定准备金的部分。超额准备金率是指超额准备金占全部活期存款的比率。对于银行而言,既要维持一定的超额准备金,但同时要保证资金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确保盈利。电子货币的广泛使用对超额准备金率也有影响,但这种

6、影响是两方面的。一方面,由于电子货币具有高度的流动性,是银行资本的流动性增强,这就需要银行有更多的资金供流动,清算金额的波动势必加大,这就需要银行准备更多的超额准备金,在全部活期存款不变的情况下,这就使超额准备金率上升。但另一方面,由于电子货币具有无纸化、交易便捷、流通快等特点,使交易成本大幅度下降,更是不断加速银行业的同业发展,这就使银行不需要很多准备金的情况下即可完成各项结算业务,因此会使超额准备金下降,在活期存款不变的情况下,这就使超额准备金率下降。  (三)电子货币的发展对货币流速的影响  货币流通速度,也可称为货币周转率,是指一单位货币每年用来买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的平

7、均次数。根据费雪现金交易方程式MV=PT,(其中M=货币的数量;V=单位时间内货币的流通次数,即货币流通的速度;P=商品价格水平;T=商品交易水平。)从公式中可以知道货币的流通速度与货币的需求量、商品价格和社会总商品交易量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M1V1+M2V2=PT是该方程式另一表示方式:其中M1、V1分别指的是现金及其的流通速度;M2、V2则代表了信贷货币和它的流通速度。显而易见的是费雪认为不同的货币,它的流通速度也不相同,必定会影响货币总量(M1+M2)的需求。存储风险、运输、安全保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