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电切除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68例探讨

宫腔镜电切除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68例探讨

ID:21203519

大小:7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0

宫腔镜电切除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68例探讨_第1页
宫腔镜电切除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68例探讨_第2页
宫腔镜电切除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68例探讨_第3页
宫腔镜电切除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68例探讨_第4页
资源描述:

《宫腔镜电切除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68例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宫腔镜电切除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68例探讨姬川(四川省南充市妇幼保健院四川南充637000)【中图分类号】R73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8-0111-02【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除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1月〜2011年5月在川北医学院妇科采用宫腔镜电切除术治疗68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8例患者均在宫腔电切镜手术均顺利完成,0和I型黏膜下肌瘤均一次切除干净;II型黏膜下肌瘤21例一次全部切除干净,3例大部分切除。无一例

2、发生子宫出血、穿孔、水中毒等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1〜12个月,无肌瘤复发,宫腔镜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满意率100%。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疗效显著,而且是安全、可行的。【关键词】宫腔镜电切除术子宫黏膜下肌瘤疗效子宫肌瘤是子宫最常见的实体肿瘤,其发生率占育龄妇女的20%〜25%,其中黏膜下肌瘤的发病率占子宫肌瘤的10%〜15%[1]。子宫黏膜下肌瘤常可引起月经过多、持续性阴道流血、不孕或流产等病理变化,对患者的只经、妊娠和生育有较大的影响。宫腔镜电切术(TCRM)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可保留子宫,不影响生育和卵巢

3、功能,同时切除子宫肌瘤是一种直观、微创、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2009年1月〜2011年5月我院妇科采用宫腔镜电切除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其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木组病例选自2009年1月〜2011年5月在川北医学院釆用宫腔镜电切除术治疗68例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患者,年龄25〜52岁,平均35.2±3.4岁。临床表现为月经量增多和(或)月经紊乱41例,其中合并贫血32例,有10例要求妊娠。所有患者经盆腔彩超检查和妇科检查为子宫黏膜下肌瘤,且为单发肌瘤。宫颈、阴道涂片以及子宫内膜病理检

4、查排除恶变可能。荷兰Haarlem国际宫腔镜培训学校按肌层与子宫肌瘤的关系将黏膜下肌瘤分为3种类型[2】。①0型:为有蒂黏膜下肌瘤,未向肌层扩展;②I型:无蒂,向肌层扩展<50%;③II型:无蒂,向肌层扩展>50%。本组中0型9例,I型35例,11型24例。1.2方法1.2.1术前准备术前常规实验室及辅助检查,,在月经干净后3〜5d进行。如患者合并中、重度贫血,术前纠正贫血使血红蛋闩达到80g/L以上。肌瘤无脱出者,术前晚阴道后穹隆放置300g米索前列醇软化宫颈,术前常规阴道檫洗。1.2.2手术方法宫腔电切

5、镜选用日本Olympus公司生产的被动式连续灌流电切镜与膨宫泵,手术镜外鞘9mm,以5%的葡萄糖溶液作为膨宫液,膨宫压力100〜135mmHg,膨宫液流量200〜250ml/min,电切功率60〜75W,电凝功率50〜60W,B超选用日本东芝SSA-220A型扁扫超声仪,探头频率为3.5MHz。全部患者连续硬膜外麻醉,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以宫颈扩张器扩张宫颈至11号,如黏膜下肌瘤己脱出宫颈外,则首先用止血钳尽量钳住瘤蒂根部并切下,然后放入宫腔电切镜看清瘤蒂部位,切除剩余的瘤蒂组织,如冇出血则电凝止血,对型I型及

6、n型的黏膜下肌瘤,将肌瘤切割成碎片取出,电切肌瘤时,应在肌瘤位于宫腔内最突出部分开始,直视下将电切环越过肌瘤表面至其后部,尽量勿伤及周围正常内膜,然后沿宫底向宫颈方向切割,注意切割不宜过深,以免引起严重出血甚至子宫穿孔。将切除的肌瘤组织称重并全部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1.3疗效判定标准[3]术后随访12个月,根据术后月经改善情况及有无肌瘤复发分为,满意:症状明显改善、月经正常或减少,B超检查示无肌瘤残留或肌瘤虽有残留但较小无须进一步处理,同时行子宫内膜切除术者,术后无月经或经量明显减少,血红蛋白恢复正常。不满意:症状无明

7、显改善,月经仍异常,B超检查示肌瘤残留须行二次宫腔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或幵腹行全子宫切除术。2结果2.1治疗效果68例患者均在宫腔电切镜手术均顺利完成,0、I型黏膜下肌瘤均一次切除干浄;II型黏膜下肌瘤21例一次全部切除干浄,3例大部分切除,切除范围均≥70%,残余肌瘤均予针形电极刺入促使其坏死。本组无一例发生子宫出血、穿孔、水中毒等手术并发症。2.2效果评估手术后随访1〜12个月,无肌瘤复发,宫腔镜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满意率100%,黏膜下肌瘤切除后阴道排液15〜40d,术前月经紊乱者术后第1个月月经即恢复正常。3

8、讨论子宫黏膜下肌瘤是临床上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其发病率占子宫肌瘤子的10%〜15%。以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周期缩短为主要表现,导致患者贫血、不孕和旱产。以往传统治疗方法是经腹或经阴道切除子宫。奋生育要求的妇女只能采用肌瘤剔除术以保留子宫,但创伤人、出血多、术后形成子宫瘢痕、粘连及妊娠后有子宫破裂的危险性。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迅速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