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形教学案

世界地形教学案

ID:21242975

大小:13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0

世界地形教学案_第1页
世界地形教学案_第2页
世界地形教学案_第3页
世界地形教学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世界地形教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三节世界的地形教学案[教学目标]:1、理解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等基本概念2、了解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3、了解海底地形特征。4、学会看地形图,能根据等高线的分布情况判断各种地表形态。[教学重点]:1、理解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等基本概念2、了解五种陆地基本地形,能够区分它们的形态特征。3、会看等高线地形图。[教学难点]:根据等高线的分布判断山脊、`山谷等地形,分析地势变化。[重难点的突破策略]:海拔与相对高度、五种陆地地形的异同点,可采用比较法,因为有比较才有鉴别,要鉴别地理事物的异同,最好的方法是把它们放在一块比较。突破等高线地形图一定要利用好等高线上的海

2、拔高度,可引导学生想象等高线海拔高度内高外低的为山顶,外高内低的为盆地,两个山顶之间为鞍部,山脊和山谷学生最易混淆,不妨还用比较法,这次比较可利用现场画山脊山谷等高线的方法,直观二者区别,因为笼统的告诉学生,等高线向高处突出的是山谷,向低处突出的是山脊,此时学生并未真正理解,通过比较可加深他们的印象。[课型]:新授课[教具]:陆地、海底地形图,等高线地形图,多媒体。[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组织教学:复习提问:讲授新课〔导入〕: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表面真奇妙,在地球表面,有高出海平面8848.13米的珠穆朗玛峰,有低于海平面11034米的马里亚纳

3、海沟,有地势低平面积500多万平方千米的亚马孙平原,有四周高山中间低平的盆地,还有……地表形态多姿多彩。在大陆上,同样平坦的地表,为什么有的被称为高原,有的被称为平原呢?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什么叫海拔,什么叫相对高度。〔新授〕:一、海拔与相对高度:读课本简图,学生归纳:海拔:地面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海拔,也叫绝对高度。相对高度:地面某点高出(或低于)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点之间的高度差。〔训练〕A地比海平面高1500米,B地比海平面高出500米,C地比海平面低出500米4,A地海拔是(     )米,A地相对于C地的相对高度是(      )米,C地

4、的海拔是(    )米,C地相对于B地的相对高度是(    )米。〔过渡〕我们理解了海拔与相对高度之后,各种陆地地形就容易比较了。二、陆地地形:1、地球陆地表面的五种基本地形:〔归纳〕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2、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与区别。〔投影或展示〕五种陆地基本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五种地形的特点(从海拔、相对高度、地表起伏等方面来观察)地形类型相同之处不同之处平原地面起伏小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高原海拔较高,边缘陡峻丘陵地面崎岖不平较低起伏不大,坡度和缓山地较高峰峦起伏,坡度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间低〔归纳〕平原-地面起伏小,海拔低。    高原-地

5、面起伏小,海拔高,边缘陡峻。    山地-地面崎岖不平,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    丘陵-地面崎岖不平,海拔较低,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相对低平。〔比较〕平原与高原:海拔差异。    山地与丘陵:相对高度差异。3、山峰、山脉、山系、山地、山区的概念理解。〔展示〕珠穆朗玛峰、喜马拉雅山脉、科迪勒拉山系、横断山区等。〔归纳〕世界的两大山脉地带: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地中海沿岸-喜马拉雅带。4、世界上的地形区之最。〔课堂活动〕学生观察世界地形图,找出地形区之最。三、海底地形:〔投影或展示〕海底地形示

6、意图,让学生认识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大洋中脊和海底的其它地形。(略)〔小结〕1、地球的表面丰富多彩,陆地上有高原、平原、山地、丘陵和盆地,海底世界也奇妙,“大陆架坦陆坡陡,海沟、中脊、洋盆有”。2、平原、高原看海拔,山地、丘陵看(相对)高度。3、看看世界的地形区,最高最大最长最深有那些。〔活动〕调查家乡的地形以哪一种地形类型为主。说明地形对家乡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影响。第二课时一.巩固复习导入新课4一.介绍海底地形1.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海底地形示意图》让学生了解海底地形。2.介绍海底四种主要的地形:1)大陆架: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较缓,水深一般在

7、200米以内。2)大陆坡: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水深急剧增至数千米。3)大洋中脊:大洋中新海底诞生的地方,火山活动较强烈。4)海沟: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最大水深可达到1万多米。3.让学生完成练习基础训练第17页读图题1、2两题。二.学看地形图1.教师根据课本图2—38至图2—41简要介绍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的演变过程。2.了解什么是等高线?等高线有什么作用?3.学生归纳等高线的特点:同一幅地图上,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地面起伏较小等高线密集的地方,表示坡度较陡。4.学生根据课本中图2—43和2—44中了解在等高线地形中如何的判断山峰、山脊、山谷等地形。5.幻灯

8、展示练习题,学生当堂练习。6.师生共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