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李煜词的艺术风格

试谈李煜词的艺术风格

ID:21248580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0

试谈李煜词的艺术风格_第1页
试谈李煜词的艺术风格_第2页
试谈李煜词的艺术风格_第3页
试谈李煜词的艺术风格_第4页
试谈李煜词的艺术风格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谈李煜词的艺术风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谈李煜词的艺术风格:李煜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词人之一。他的词不仅有着鲜明的时代精神,而且极具个性特征,有着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成就,对宋代词风乃至以后词的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李煜;词曲;艺术风格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生活艺术化,唐代以后士大夫们在生活中总是喜欢在歌舞中寻求知音,于是词便应运而生。从词的产生,经历花间词派,宋代达到后来的繁荣,其间李煜为代表的婉约词人,对其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李煜天资聪颖,从小生活在一个富有文学艺术气氛的环境中,具有

2、多方面的文艺才能,尤擅长于词,又因为他有不同一般的人生经历,经受了非常人所体验的巨痛,造成了词创作的两种不同风格,在创作上他独辟路径,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在词的艺术上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一、李煜词直抒胸臆,率真自然    李煜的词,无论是前期描写宫中的纵情享乐,男女间的柔情蜜意,还是后期描写囚居的悲苦心情,他都不加掩饰,毫无顾忌地抒写出来。形成一种直抒胸臆、率真自然的艺术风格。如他的艳词[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晌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郎恣意怜

3、。”描写一位情窦初开的少女赴情人约会的情景。一系列细节描写。将人物因热恋情至之极而不复检束的心理表露无遗,把男女之间的柔情蜜意不加掩饰、毫无顾忌抒写出来,而且其笔下的女生形象也具备了个性特征和自然直率的感情。不仅他前期的词如此,而且后期的词也一样。如他被俘后追忆国破时所写的[破阵子]:“四十年家国,三千里地山河。风阁龙楼连宵汉,玉树琼枝作烟梦,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销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身为一国之主,在城陷国破之时,没有像一般为人君者那样“恸哭于庙门之外,谢其民而

4、后行。”而只是如实记录破国时他感到最令人不堪的场面:别庙听歌垂泪,以此抒发他的家国之痛,将自己的亲身感受无拘无束地写入词中而不借助于别的手段,自然给人以鲜活亲切之感。    二、巧用“今昔对比,悲欢互衬”和比喻手法抒发抽象的情感    李煜常用“今昔对比,悲欢互衬”的方法表现内心的情致。如“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是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望江南》)此词以“多少恨”开篇,恨什么?为何恨?并非为昨夜梦中之事,而是梦醒后的残酷现实。梦回故国,还是往日苑囿,依旧车马喧嚣,春风得意,一派繁华热

5、闹景象。而梦醒后的现实却只有一腔遗恨。表面写对昔日繁华的眷念,实际表达的是今日之凄凉愁苦。梦里欢聚依依,梦外悲恨连连,强烈的比照中,使人深感人事悲欢的难料无凭。这种今昔对比、悲欢互衬的写法在李煜后期的词中广泛运用,感情浓烈,让人感痛唏嘘,令人惊心不已,引人思考。  李煜还善于以贴切的比喻来表达抽象的情感,将心中的意念转化为具体的形象,把抽象的事物表现得生动传神。比如《虞美人》以江水喻愁思,“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愁绪茫茫,像浩荡江水奔涌不息,一发不可收,并以此结束全篇,深沉有力,余意绵绵。

6、除以水喻愁外,李煜还以丝缕喻秋思,“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相见欢》)以“春草”喻离恨,“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清平乐》)这两句虽说所取喻体不同,却都将千丝万缕、纷繁难解的离愁以及那说不清、道不明、挥不去的滋味形象地表现出来。这些贴切的比喻,将复杂的感情具体化、形象化了,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造就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词句。    三、结构完整细密,意境浑成高远    结构完整细密,意境浑成高远,是李煜词的另一个特色。他通过完整巧妙的布局,使全词从句到篇都围绕一个中心结合成和谐的整体,在此基

7、础上,再以极形象的语言提炼概括,总摄全词并开拓出新的艺术境界。如[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首句非常突兀,竟然希望春花秋月这些美好的事物早日了结。从这一反常态的心理起笔,通过三度强烈的对比,造成物是人非的境界;春花秋月年年有,欢乐往事却长逝不返;眼下东风又起,故国却永远不能再见;雕栏玉砌,虽然依旧,自己却红颜憔悴。以此反复抒发自己无比惨痛的心境,从而逼出来两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

8、向东流!”用高度的夸张和贴切的比喻,将抽象的愁情形象化。以春水喻愁,既写出愁的深和多,又表现出愁的奔腾汹涌,永无尽期。至此人生似乎只剩下一片滔滔滚滚的无尽哀愁了。全篇采用的问答形式,从问起,以答结,以平凡语入词,将词人心灵的波涛起伏和忧思难平一直贯注结尾,再用“一江春水向东流”总结全篇,语尽意不尽而又气象阔大。表现了一种“无尽之奔放”感情境界。全篇旋律优美,一气盘旋,前后呼应曲折动荡,如怨如幕,如泣如诉。再如[浪淘沙令]:“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