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柳永词对苏轼词的影响

试谈柳永词对苏轼词的影响

ID:5308516

大小:123.36 KB

页数:1页

时间:2017-12-07

试谈柳永词对苏轼词的影响_第1页
资源描述:

《试谈柳永词对苏轼词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墨匿蕊基旦量矗试谈柳永词对苏轼词的影响文◎李文秀(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摘要:在众多词论中,柳永和苏轼的地表现在咏物词、悼亡词和怀古词上。比如际。——柳·佳人醉作品时常以妍丽和豪宕的不同词风作对举品咏物词虽不自柳永始,可是通过慢词咏物以夕阳岛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评。然而,实际上苏轼的词在慢词体制、曲寄托情思却自柳永始。如柳永之《黄莺儿·咏垂。——柳·少年游调以及铺叙手法、题材内容、豪放词风、抒莺》全词写物工致,寄慨深沉。再看苏轼的楚天阔,浪浸斜阳,千里溶溶。——柳·情取向等方面,都表现出对柳永词的学习与咏物词《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2、:雪梅香借鉴。似花还是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在这些作品中,皆不难觉察出柳词里高关键词:慢词体制;内容题材;豪放词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远恢弘的景象与苍莽浑融的意境,正是这些风:抒情取向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词和词句在意象、风格等方面对苏轼一些词在众多词论中,柳永和苏轼的作品时常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豪放词风的形成深有影响。如以妍丽和豪宕的不同词风作对举品评。如谢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凭空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章铤把柳词比之南曲,苏词比之北曲,陈廷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

3、土,一分流水。细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念奴娇·焯称豪苏腻柳;沈祥龙在《论词随笔》中,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中秋也曾将柳与苏词作中所表达的情感和呈现的作者赋予杨花以思妇的生命、情感,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风格,作绵婉妍丽与雄爽豪放的区别。杨花既不完全脱离它原有的形式特征,同时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八声然而,这样的二分法过于粗疏,倘若仔又具有思妇的女性情感。人与物如水乳难甘州细翻检柳、苏二人的词集,可发现两家词的分,杨花成为思妇情感的对象化,思妇情感从苏轼对柳永《八声甘州》一词的极许多相似或相同的词句或

4、意象,这与那些把则是对象化了的杨花,物之形与人之情融合口称誉来看,这种汲取无疑是一种艺术的自柳、苏词作风格对举评比的议论,呈现了不为一。这是对柳永咏物词的继承和进一步发觉。只是柳词在苍莽而博大的氛围之下,时同的现象:如展,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柳永词中有两首常抒发的是“想佳人,妆楼颞望,误几回、蝇头利禄,蜗角功名,毕竟成何事,漫为民间歌妓写的悼亡词《离别难·花谢水流倏天际识归舟”这类思念佳人的情感内容,因相高。——柳·风归云忽》和《秋蕊香引·留不得》,苏轼名传千古而最后风格的呈现往往是柔艳而非豪放。苏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的悼亡妻之词

5、《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词则在博大浑融的氛围中,抒写主体对于社忙?——苏·满庭芳记梦》就是在柳永悼亡词基础上的进一步发会、历史、自然和人生的种种观照和体悟及更回首、重城不见,寒江天外,隐隐两展。柳词中有三首咏史怀古词《双声子·晚天其对理想的憧憬和追求,流贯于其中的不只三烟树。——柳·采莲令萧索》、《西施·苎萝妖艳世难偕》和《瑞鹧是温馨缠绵的儿女情思,同时也有旷放豪迈断肠簇簇云山,重重烟树,回首望,孤鸪·全吴嘉会古风流》,它们都是以慢词长的理性精神,因而最后形成了一新耳目的清城何处。——苏·祝英台近调的形式表现对历代兴亡的悲慨。而苏轼的旷或

6、崇高的意境。江山如画,云涛烟浪,翻输范蠡扁《念奴娇·赤壁怀古》则是在此基础上,把一第四,在抒情取向上,柳永的羁旅行舟——柳·双声子般的吊古伤今提高为对历史上英雄人物的唱役词,是他一生宦游求索,在仕途上挣扎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叹与赞美,同时把自然山水、历史人物、个浮的切身经历与感受,展现了“升平”时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苏·念奴娇人感慨三者交织在一起,并以抒写词人的理代一位落魄文士的苦闷心态。其词中的情感在这些列举的几组例子中,有的是词语想抱负与老大无为的感慨为核心,从而把登世界,是他自我独特的心灵世界,从而冲决的连用,有

7、的为意象的摄取,有的则是情感临怀古词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了此前词中普泛化、类型化的情感世界的藩的所指等等,皆有相似的情况。这说明柳词第三,柳词之“唐人高处”[1]对苏篱,给词的情感增添了个体化、自我化的色在景物描写、意象选择上对苏词的影响。轼一些词豪放词风形成的影响。东坡曾云:彩,使词的抒情取向朝着创作主体的内心世笔者认为苏轼对柳永词的学习、借鉴主“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如《八声甘州》界回归、贴近。此后的苏轼,则沿着柳永开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云‘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此启的方向进一步朝个体化、自我化的轨道开第一,慢词体制、曲调以及

8、铺叙手法等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2]也就是说其拓深化,使词的抒情取向更贴近于创作主体方面的影响与借鉴承用。柳永对慢词体制的词所呈现的高旷境界,已越出了唐五代小令的自我人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