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各分区常见肿块鉴别诊断

颈部各分区常见肿块鉴别诊断

ID:21251890

大小:4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0

颈部各分区常见肿块鉴别诊断_第1页
颈部各分区常见肿块鉴别诊断_第2页
颈部各分区常见肿块鉴别诊断_第3页
颈部各分区常见肿块鉴别诊断_第4页
颈部各分区常见肿块鉴别诊断_第5页
资源描述:

《颈部各分区常见肿块鉴别诊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颈部各分区常见肿块的鉴别诊断【关键词】 颈部肿块   颈部肿块在临床上颇为常见,对其作出正确的诊断对一个口腔颌面外科医生乃至耳鼻喉科、外科医生如何决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是至关重要的。由于颈部解剖层次复杂,组织结构精细,以及胚胎发育、淋巴回流等特点,使该部位不但肿瘤类别多,就是同类肿瘤其表现亦有很大差别,再加上自胸腹腔及鼻咽部等其他部位转移而来的肿瘤,使之诊断比较困难,易造成误诊和漏诊,故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1,4,5] 。本文试就颈部各分区的好发肿瘤、临床特点及诊断要点,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的一些文献资料作一综述。  1诊断步骤      和全身其他部位的肿

2、块的诊断步骤一样,问诊、视诊、触诊、听诊都是必须的。在问诊中应特别注意病史的长短,Skandalakis提出的“7”的规律,对颈部肿块的初步鉴别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即发病时间在7天以内的多为炎症,发病在7周~7个月的多为肿瘤,发病在7年以上的多为先天性畸形[3] 。视诊要着重观察肿块的部位、形态、大小、表面皮肤色泽、有无搏动等现象。触诊是颈部肿块的重要检查方法,它可初步探知肿块的位置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并且还可探查肿块的硬度、光滑度、活动度、有无波动感,以及肿块的大小、形态、有无压痛、搏动、震颤等情况。听诊一般不属常规检查,但对一些特殊肿瘤如蔓状血管瘤、颈

3、动脉体瘤和颈动脉瘤等有一定帮助。全身检查在鉴别其他部位原发灶在颈部的转移性肿块是十分必须的。如发现在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应想到消化道或呼吸道肿瘤转移的可能。某些辅助检查有时可成为颈部肿块最后确诊的重要依据,如X线、造影、B超、穿刺、脱落细胞检查、活组织检查、同位素、超声波检查等,必要时可选择CT、磁共振检查,以提供确诊的可靠依据[4] 。      Skandalakis提出的“颈部肿块80%规律”可使临床医生在作出诊断之前就有一条正确的思路。此规律如下:  颈部肿块甲状腺肿块占±20%      非甲状腺肿块占±80%炎性肿块、先天性畸形及其他占±20%肿

4、瘤性肿块占±80%良性肿瘤占20%      恶性肿瘤占80%原发性占±20%      转移性占80%来源于锁骨下占±20%来源于锁骨上占±80%    国内所报道的百分率与上述结果有所差距,但大体相近,基本符合这一规律[3,8] 。      一些特殊试验如伸舌试验、透光试验、吞咽试验、肿块加压回缩及体位试验、穿刺液观察等,在一些特殊肿块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位于颈中线舌骨上下的甲状舌管囊肿,在伸舌时,肿块有内缩现象;甲状腺来源的肿块,由于其包膜和气管前筋膜的来源一致,故在作吞咽动作时,肿块可随喉头上下活动;囊性水瘤由于其内容物为透明的淋巴液,故透

5、光试验阳性;肿块加压回缩及体位试验多用于鉴别海棉状血管瘤;穿刺检查用于鉴别囊性肿瘤,如血管瘤可通畅地吸得易凝血液,有时肉瘤亦可吸出血液;囊性水瘤的穿刺液为清彻透明,淡黄色的淋巴液;神经鞘瘤可吸出陈旧性血水,不凝固为特点;腮裂囊肿可吸出混浊“脓性”液体,但镜检无脓细胞,充满胆固醇结晶;寒性脓肿可吸出黄绿色稀薄的脓液[1,6] 。      2颈部各分区常见肿块及其诊断要点      颈部上界为下颌骨下缘、乳突、上项线及枕外隆突的连线,下界为胸骨颈静脉切迹、胸锁关节、锁骨、肩峰和第七颈椎的连线。整个颈部可分为三部分:即颈前区(包括颏下区、颌下区和颈前正中区),

6、颈侧区(包括颈动脉三角区、胸锁乳突肌区和颈后三角区)、颈后区[2] 。      本文共分五部分叙述:即颌下三角区、颈动脉三角区、颈前正中区、颈侧区及颈后区。  2.1颌下三角区      2.1.1涎石病及慢性颌下腺炎(1)临床上二者多并存或互呈因果关系,以中年男性多见,表现为颌下腺肿大,质地变硬,并且多为单侧受累。(2)症状:涎石病最早出现的症状为阻塞症状,在进食时,尤其以进酸性食物时腺体肿大、胀痛,称之为涎绞痛。慢性颌下腺炎早期颌下区不适或轻微疼痛,口腔内常感有咸味,待颌下腺导管阻塞时,亦可发生涎绞痛。(3)检查:肿大之腺体可有压痛,颌下腺导管口常有

7、红肿,挤压腺体有时可有脓性或粘稠性分泌物自导管口溢出,口底扪诊可触及呈条索状的导管,或可扪及导管内的结石。(4)X线检查或造影:阳性结石X线咬合片可显影,阴性结石在碘油造影时可见导管充盈缺损或造影剂不连续。慢性颌下腺炎时碘油造影常表现为导管外形不整齐,扩张或狭窄,分支导管扩张,形成所谓雪花状或葡萄状的影像[1] 。      2.1.2慢性淋巴结炎(1)临床上表现为颌下区无痛性肿块,有时大、时小、反复肿大的发作病史,无腺体导管阻塞症状。(2)肿块位置表浅,数日可能有多个,呈串珠状,可活动,腺体导管口粘膜正常。(3)结核性淋巴结炎还可以有:a:血沉加快;b:

8、OT试验阳性;c:可有低热、盗汗;d:试验性抗结核治疗有效[1,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