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基于课堂观察的卷入式教研共同体

构建基于课堂观察的卷入式教研共同体

ID:21257425

大小:68.84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20

构建基于课堂观察的卷入式教研共同体_第1页
构建基于课堂观察的卷入式教研共同体_第2页
构建基于课堂观察的卷入式教研共同体_第3页
构建基于课堂观察的卷入式教研共同体_第4页
构建基于课堂观察的卷入式教研共同体_第5页
资源描述:

《构建基于课堂观察的卷入式教研共同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构建基于课堂观察的卷入式教研共同体众所周知,教师是课程改革的直接实施者,也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迈克?富兰曾指出,欠缺一个强势的教师队伍,难以令大规模的教育改革得以成功和维持。因此,教师专业素养尤其是教学能力的提升被视为应对教育挑战的有效方法。教师群体学习文化构建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实践中,我们尝试构建基于课堂观察的卷入式教研共同体,即以主题教研活动为依托,以课堂观察技术为手段,从专业的视角,用专业的行为,把教学理论、学科理论与课堂教学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一种专业的生活方式,引导教师在研究和反思中实现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教学素养的提升。

2、一、几个关键概念的阐述和说明(一)课堂观察:专业背景下的分工合作课堂观察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研究主题,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直接从与研宄主题相关的课堂情境中及时记录教和学的行为,并依据相关理论和现场第一手资料再做深入研宄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其最大的亮点是把所研究的问题或主题具体化为观察点,研宄者们有分工有合作,将课堂中的连续性事件和复杂性情景拆解为一个个时空单元,对照观察量表就课堂的具体过程进行剖析,以此改进教学行为,探寻更为适切的教育教学策略。(二)卷入式教研:专业引领下的思想碰撞卷入式教研把由上而下的统筹与由下而上的研磨有机地结合

3、在一起,以全员卷入、全程卷入和实践性主题引领为特征,让不同状态的教师融入其中、浸润其中,围绕聚焦的问题展开专业的研讨。这对一些老师来说或许是被动的,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就会有越来越多的老师感受到这个磁场的强大魅力,如何以批判的眼光来审视和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如何以开放的心态来接纳新的教育观点和教育理念,将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诉求。(三)教研共同体:专业支持下的互惠成长教研共同体是指参与学习研究的活动者围绕共同的研宄主题,通过参与、会话、协作、反思等活动建构一个具有独特教研氛围的动态结构。约翰?斯图尔特?密尔在《自由论》中说:“一个人能够对某个问题有所知

4、的唯一办法是听不同的人对这个问题所提出的不同意见,了解具有不同思维特点的人是如何使用不同的方法来探究这个问题的……”共同体中的成员将同伴互导视为协同发展的专业路径,共同找寻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种专业支持促进了共同体全体成员的成长。二、构建基于课堂观察技术的卷入式教研模式(一)问题导向,确定教研活动主教研活动应根植于教师需求的土壤,聚焦一线教师的热点、难点问题,并以问题为导向层层展开,将问题转化为一个个话题,引发教师的关注和思考。基于这样的想法,我们在活动前期组织教育集团三至六年级近3000名学生参与了关于习作教学的一次网络问卷调查。学生存在的突出问题如下

5、:1.写作目的过于功利化,不利于长期发展,主动写作的习惯有待养成。2.不能有效调动学生写作的主体情感,写作氛围需要营造,部分学生出现写作困难。3.学生“口欲言而未能”,写作技能技巧差,缺乏经验,亟须引导与帮助。4.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对老师作文题目没有兴趣是学生不喜欢作文的两大原因。这些均暴露出当前习作教学的弊端和通病:无序、无法、无趣。另一项关于教师的问卷调查统计显示,对作文教学有把握的仅占35.2%,可见许多教师是缺乏信心的。为此,我们将这次“卷入式”研修的主题定为“回归写作的本真——小学体验式作文的研宄”。(二)异质组合,现场生成教研团队本次教研是

6、区域层面的活动,研究主题已提前半个月公开,两节体验式作文研讨课分别是王老师执教的四年级习作《挑小棒》和陈老师执教的五年级习作《舌尖上的家乡》,与会人员为来自全区20个学校的近百名语文骨干教师,除此之外还有省内知名专家和市、区教研人员。为激活一线教师“草根”的内驱发展动力,实现从“精英教研”向“大众教研”的转变,我们采取两个措施:一是全员参与保证覆盖面,所有与会人员签到后即可扫描活动二维码,进入“回归写作的本真”微信交流群,活动全程均可围绕“如何回归写作的本真”“如何上好作文课”等相关主题展开研讨、发表建议或提出问题,也可对现场的两节观摩课进行点评,会场

7、大屏幕上将适时显示精华帖,活动结束后提交网上课堂评测表;二是采用摇奖的方式现场生成6个教研团队,每个教研团队6人,这6人分别来自不同的学校,有乡村小学,也有实验小学,这样就使不同智慧水平、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成员形成一个团队。(三)课前会议,专业视角明确要求课堂观察量表的介入让教研活动更具含金量,由于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所以课前需要专家解读观察量表和相关注意事项,并由各小组组长阐述量表记载的注意点,明确各组员的观察点。观课教师分为6组,教学观测组2个,各有侧重;教师观察评估组2个,学生观察评估组2个。(列举其中1个表格)(四)多元对话,微信助力

8、头脑风暴微信群里专家、教研员、与会老师的多元对话随着课堂教学的开启也进入了研讨状态。大家一边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