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ID:21288223

大小:61.0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0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创新教育_第1页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创新教育_第2页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创新教育_第3页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创新教育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四川省简阳市高明九义校四川资阳641400)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5)09-042-02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曰新月异,知识经济体现特别明显,国家之间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所以当今时代需要一大批能适应未来社会要求的创造型人才。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n。特別强调了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而基础教育中对学生创新意识、创造思维、创造想象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正越来越成为教育研

2、究和实践的重点。教育是为未来培养新型人才的,作为初中物理学科教学必须跟着改革的步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展开创新教育一、初中物理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1.改变观念、正确认识、全面评价学生关于创造性的研究,心理学认为大多数人都其有创造的潜能,这种能力并非少专家所特有。罗杰斯认为,"创造过程是与生产新有产物联系的具有个人独特的活动过程。"它以个人的独特为标志,肯定了大多数人都有创造潜能,中、小学生和科学家都有创造性,只是在创造层次和水平上有不同而己,这种认为大多数人都只有创造性的观点对教育来说是可取的。"人皆可以为尧舜",我们的学生个个是人才,人人

3、能创新,人人可成才。树立这种观念,就要求我们教师正确看待每一个学生,正确认识、评价学生,尊重学生,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自我实现。自我实现的创造力,是每个学生都具有的一种创造能力,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无论是观察、实验、操作,还是记忆、理解、思维,时时都有创造的火花闪现,学生无论是在课上、课下,还是校内、校外,处处都有创造的行为表现,需要我们教师去发现、去引导、去培养。正确认识学生,把握学生的个性特征,思维特征,是我们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前提。1.充分利用教材1)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和独立思考相结合创造的成就=知识技能×智力&

4、times;非智力因素,公式中的三个要素在创造中的作用虽然不同,却是缺一不可的。一般来说,人们对掌握知识技能,智力的发展是认同的,ii颇有研究和建树,而对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和影响注重不够。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除了重视知识技能的学W和掌握,智力因素的开发外,还必须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训练。如兴趣、好奇心、克服闲难的意志、解决问题后的满足感、竞争意识、协作态度及责任心,充分调动和发挥情感因素和态度的作用。学习要有创造性,必须学会独立思考,独立思考是创造性人才的突出特点。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遵循创造性

5、思维的两条原则,一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二是标新立异,自圆其说。这两条思维原则是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辩证统一和高度协调。这是创新得以产生的根本。只要学生提出问题,不论答案正确与否,首先应充分肯定学生,能够提出问题,能够独立思考,尽可能从中发现合理的因素,并及时引导。因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n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这是科学家的创造思维逻辑,我们要用科学家的逻辑,接受学生具有创造性的想法和行为。2)物理教学中,要努力挖掘教材的创造教育内容,给学生介绍科学家的发明创造,探究规律、定律的研究和发现,应注重前人创造思维、思想

6、方法和研究方法对学生的启迪。让学生经常思考前人、科学家、发明家他们是怎么想到的,他们解决问题方法是什么,如果是我,会怎么想,会怎么做。我们不仅要看到科学家成功的结果,还要更多地砬了解他们探究的过程,成功的历程。在初中物理教材中,创造性教育的内容、题材不少。如阿基米德原理的发现,是"顿悟",是细心观察,是丰富联想,是知识的积累而获得;当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场后,法拉弟又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是坚持不懈地探索,是联想和逆向思维的结果;直流电动机的换向器,结构虽然简单,但设计巧妙;用于动能和势能互相转化实验的滚摆,稍加改进,就

7、奋了风行一吋的溜溜球;利用大气压作用,做成一种皮碗挂钩;爱迪生研究白炽灯等等都是物理教材中对学生进行创造教育的丰富内容。二、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验教学创新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应用学科,初中物理学最根本的方法是观察和实验。在物理教学中,要加强实验教学,多做实验,落实学生实验,增加探索性和设计性实验,鼓励学生在课外做一些小实验。多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加强实验意识和操作训练。让学生通过实验,探宄学习,自己建构知识。1、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认识物理实验的重要性后,会积极主动做好实验,当学生能够做基本实验后,教师应当对学生实

8、验提出较高层次的要求,如指导学生做一些验证性的和设计性的实验。适当增加设计性实验。联系专题,分析解决问题,如在学完力学知识后我就让学生,根据实验室所能提供的器材,要求学生解决如何测金属块的密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