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溶液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溶液知识点总结

ID:21292639

大小:5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1

初中化学溶液知识点总结_第1页
初中化学溶液知识点总结_第2页
初中化学溶液知识点总结_第3页
初中化学溶液知识点总结_第4页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溶液知识点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中化学溶液知识点总结一、溶液和乳浊液1、定义: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2.溶液的特征:均一性:指溶液形成以后,溶液各部分的组成、性质完全相同。如溶液中各部分密度、颜色等完全一样稳定性:指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长期放置,溶质不会从溶液里分离出来注意:(1)溶液的关键词:均一、稳定、混合物。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2)判断某物质是否为溶液,一般看以下两点:①是否为均一、稳定的混合物;②一种物质是否溶解于另一种物质中。(3)溶液是澄清、透明的,但不一定是无色的。如CuSO4溶液为蓝色。(4)一种溶

2、液中可以含一种或多种溶质,但只有一种溶剂。3、溶液的组成①从宏观上看,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溶质:被溶解的物质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②从微观上看,溶液的形成过程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均一地分散到溶剂分子之间。③溶液、溶剂和溶质之间的量的关系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体积≠质体积+溶剂体积4、溶液中溶质、溶剂的判断①根据名称:溶液的名称一般为溶质的溶剂溶液,即溶质在前,溶剂在后,如植物油的汽油溶液中,植物油为溶质,汽油为溶剂;当溶剂为水时,水可以省略,如食盐水中食盐是溶质,水是溶剂;碘酒中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②若固、气体与

3、液体混合,一般习惯将液体看作为溶剂,固、气体看作溶质③若是由两种液体混合组成的溶液,一般习惯上量多的作为溶剂,量少的看作溶质。④两种液体混合且有水时,无论水多少,水一般作为溶剂•注意:a一般水溶液中不指名溶剂,如硫酸铜的溶液就是硫酸铜的水溶液,所以未指明溶剂的溶液,溶剂一般为水。b、物质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那么在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反应后且溶于水的生成物,如将足量的锌溶于稀硫酸所得到的溶液中,溶质是反应后且溶于水的生成物,如将足量的锌溶于稀硫酸所得到的溶液中,溶质是生成物硫酸锌,而不是锌; 5.影响因素溶解的因素有:①温度②溶质颗

4、粒大小③搅拌 6.乳浊液定义:由小液滴分散在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如牛奶和豆浆。基本特征:乳浊液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静置后,两种液体会出现分层现象。乳化剂:能使乳浊液稳定的物质。如洗涤剂、洗洁精。乳化作用:乳化剂所起的作用。7.溶解时吸热或放热现象溶解时吸热的物质:氧化钙(CaO)氢氧化钠(NaOH)浓硫酸(H2SO4)溶解时吸热的物质:硝酸铵(NH4NO3)  二、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能再继续溶解某种

5、物质的溶液。注意:①首先要明确“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在一定温度下和一定量的溶剂里,对某种固态溶质来说饱和了,但若改变温度或改变溶剂的量,就可能使溶液不饱和。②饱和溶液是一定条件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但对于其他的物质就不一定是饱和溶液③饱和溶液概念中的“不能“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溶解该物质的量达到了最大限度,不饱和溶液概念中的“能”则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溶解该物质的量还没有达到最大限度。2、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在一定温度下,是否能继续溶解该溶质(一般来说,可以向原溶液中加入少量原溶质,如果溶解的量不在增大

6、则说明原溶液为饱和溶液,如果溶解的量还能增大则说明原溶液为不饱和溶液)3、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同一溶质:在相同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不同溶质: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4、转化  Ø一般规律: 饱和→不饱和:加溶剂、升温  Ø不饱和→饱和:加溶质、蒸发水、降低温度特殊规律(熟石灰):饱和→不饱和:加溶剂、降温  Ø不饱和→饱和:加溶质、蒸发水、升高温度 三、溶解度(符号S)1、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注意:溶解度四要素:“一定温度、

7、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溶解的质量”是同时存在的,只有四个关键词都体现出来了,溶解度的概念和应用才有意义。2、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①内部因素:溶质和溶剂本身的性质②外部因素:温度(与其他量无关)3、溶解性定义:根据物质在20摄氏度时的溶解度大小,人们把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叫做溶解性。(0—0.01g:难溶)(0.01—1g:微溶)(1—10g:可溶)(10g以上:易溶)溶解是绝对的,不溶解是相对的4、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得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溶解度曲线。(1)溶解度曲线的意

8、义:①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②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个点表示该溶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溶液必然是饱和溶液③两条曲线的交叉点表示两种溶质在同一温度下具有相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