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势和地形教学反思

地势和地形教学反思

ID:21333380

大小:9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1

地势和地形教学反思_第1页
地势和地形教学反思_第2页
地势和地形教学反思_第3页
地势和地形教学反思_第4页
资源描述:

《地势和地形教学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地势和地形》第一课时教学反思一、本课知识内容根据课标和自己的教学经验,本课时我讲授的知识点主要是:1、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2、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概况:名称、界线(位于阶梯分界线的主要山脉名称)、平均海拔、主要地形类型和地形区。二、本课教学目标根据《初中地理新课程教学内容要求(八年级上)试行稿》,本节课“课程标准”是: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本课时“基础知识要求”是:1)记住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2)记住知道我国三级阶梯划分界线的名称、位置和位于阶梯分界线的主要山

2、脉名称;本课时“基本技能要求”是:1)运用中国地形图,描述我国地势特征;2)在中国地形图上,绘出地势三级阶梯的界线;3)在中国地形图上,找出位于阶梯分界线的主要山脉位置。三、本课教学过程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中国地图(最好包括长江、黄河)。以电脑多媒体展示地形图,让学生讨论,并引导学生归纳地势和地形的概念。提问学生表现地势和地形的方法。引出表示地形的两种地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其中,最常见的是分层设色地形图。引导学生阅读上述两种地图,并通过中国地形图来分析我国的地形特征及分布。用电脑多媒体展示北纬

3、32°纬线穿过的地形区中国剖面图,引导学生归纳得出我国地势的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学生读图:熟悉阶梯界线及每个阶梯的分界山脉。4学生在课本中国空白地图上画出三级阶梯的界线和分界山脉,然后让部分学生在黑板上展现,教师从旁作出指点更正。学生读图:熟悉三个阶梯上的主要地形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共11个主要地形区)学生在课本中国地图上画出主要地形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然后让部分学生在黑板上展现,教师从旁作出指点更正。引导学生归纳我国地形特征之一:山脉是构成中国地形的骨架以

4、电脑多媒体展示中国地形图进行对比,并作出总结归纳。中国地势(顺口溜)西高东部低,地势呈阶梯;4阶梯分有三:青藏高原一,大太巫雪山,东三西二级。海风入内陆,东流河源西。课堂练习:《地理学习与评价》课后思考题:我国地势的特点对气候、河流流向、水能、交通的影响。板书:第一节地势和地形一、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二、山脉是构成中国地形的骨架一、本课教学效果及原因分析本课时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大多数都能快速、准确回答每一个知识点后面的问题,还有一些学生能上台准确指出三级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主要是因为做到了如下

5、几方面:(一)知识系统性、逻辑性强,环环相扣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我是这样组织的:相关基础知识(地形、地势的概念,三类地形图、五种地形)——我国地势总特征——各级阶梯概况(界线、主要地形区、主要地形类型)。对每一个知识点的学习,我也设置环环相扣的问题,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直至得出结论。(二)围绕重要知识点多角度强化讲解例如:“我国地势总特征”的学习,从四个角度分析:1、分层设色地形图的阅读;2、示意图的判断;3、地形剖面图的验证;4、对应的选择题练习。通过四次强化,学生在课堂上就对我国的地势总特征掌握牢固

6、了。(三)讲究教学技巧,激发学生兴趣1、由近及远例如:本课导入,我以广州的地形地势为材料背景,用语文题目的形式让学生思考回答,从而让学生悟出了地势、地形的概念区别。2、化难为易4例如,“地形剖面图”的阅读,我首先利用模型介绍了剖面图的绘制,其次教学生在分层设色图上绘制32°纬线,然后让学生对照分层设色图填上剖面图中括号里的地理事物名称,并判读海拔高度,最后才得出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这一结论。又如:“我国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类型”的学习,我先让学生分阶梯找出这一阶梯的主要地形区,再让学生归纳主要

7、地形类型;在找主要地形区时,又利用标字母的方式让学生一一对应着找。这样,学生就很快找出来了,也就很容易归纳出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类型。3、细化知识点例如:“我国地势总特征”的学习,我细化为2点: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又如:“我国各级阶梯的概况”的学习,我细化为3个知识点:界线(位于阶梯分界线的主要山脉名称)、平均海拔、主要地形类型和地形区。(四)注重学生参与,指导到位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思考,我采用了“学案”的授课方式。在启发引导的过程中,学生一边思考,一边动笔写下答案,便于形成连贯的思维,

8、得出结论。采用“学案”,也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五、得到的启示教学要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紧扣重点,落实知识点,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和探究问题的兴趣。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