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教改学习记录

教研教改学习记录

ID:21339492

大小:44.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21

教研教改学习记录_第1页
教研教改学习记录_第2页
教研教改学习记录_第3页
教研教改学习记录_第4页
教研教改学习记录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研教改学习记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教研教改学习记录一、“以人为本”、“育人为本”,应当成为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信念“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应当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信念。  二、改革传统的封闭的旧课程观,树立开放的大课程观  课程体制是由课程观决定的,有怎样的课程观就有怎样的课程体制。从孔子办私学算起,我国学校课程已有二千多年的发展史,经历了古代社会、近代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历史变革。在二十年代,杜威的经验为本的课程观已在我国广泛流行,但赫尔巴特的学科中心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观一直处于主宰地位。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深受苏联教育理论的影响,长期没有形成自

2、己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和课程体系。按照苏联凯洛夫的教育学原理,一直把课程论作为教学论的一部分。“大陆人士对‘课程’的概念,有所谓‘三教’,即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1997年北京市为了制订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改革方案,进行了有关课程方面的调查,在教师队伍中,持学科知识为本课程观的约80%,持经验为本课程观的约20%。因为,从课程体制来看,具有普及功能的素质教育课程体制和具有筛选功能的"应试教育"课程体制是两种根本不同的体制。但是直至今日,作为适宜“应试教育”的学科知识为本的课程,在教育界和课程观念领域依然严重存在,课程即教

3、学科目的观念似乎成为一种没有必要改革的公理。因此,要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现代化,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型课程体制,就必须进行"课程概念再变革",树立开放的大课程观,构建一个开放的大课程体制。这个课程体制共包括四大类课程:学科课程和综合化课程,实践活动类课程和潜隐形课程。  1、摒弃学科本位主义,重视课程的创新价值  2、课程的价值在于为学生构建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和谐发展的基础,教师要为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提供有效服务,而不是让学习者为自己完成上级规定的教学任务服务。教材、教室、学校并不是知识的唯一源泉,大自然、人类社会、丰富多

4、彩的世界都是很好的教科书。  3、强调教学与课程整合,突出教学改革对课程建设的能动作用  教学与课程的关系。其中课程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课程观是主导因素。课程观决定教学观,并因此决定教学改革的深度、广度。  三、改变教师中心观,树立师生互动、交往的平等观  1、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承认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完全平等。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和互惠性,教学相长。  2、注重开放和生成,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教学

5、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  四、改变单一的教学目标,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构建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课堂教学目标体系  1、结论与过程的统一  2、认知与情意的统一  五、树立学生自主发展的活动观  1、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学得会  2、教育的生机与活力,就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创造只有在学生自主的活动中才能进行。  3、能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成长无法代替,发展必须主动。培养健全人格、保护学生个性前提,是促进学生自身积极主动的发展

6、。我们应当寻找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适合教育的儿童。   4、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会生存  六、树立终身学习观一终身学习将成为未来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方式  1、终身学习是当今学习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2、终身学习要求:学校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场所,更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终身学习力的摇篮。  3、变革学习方式,切实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改革的显著特征。单纯接受式–––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学习方式(改革的核心任务)。七、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静止观,树

7、立评价促发展的发展观  1、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批好学生。  2、自古行行出状元,相信人人能成材。  八、树立正确的教师观,教师应该有健康的心理,敢于批判的精神,在升学重压下,传统教育观念仍束缚着大批教师。  1、心理健康教育观一一每个教师都应该成为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  2、教师应当具备批判精神。  我们知道:  21世纪的教育,应当是创新教育  21世纪的教师将不再迷信自己,不再神化职业角色。教师是在不断地批判自己中创新。  21世纪的教师要使学生具有批判精神,将其视为具有独立意志的与教师平等的创造主体。教研教改学习记

8、录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教学方式创新,初步形成学生主动活泼、主动发展的局面,使学校的教学质量上一个新的平台。二、工作目标  1、加强学习,全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