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慢性胃炎的中医辩证分型论治体会

浅谈慢性胃炎的中医辩证分型论治体会

ID:21354301

大小:59.6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1

浅谈慢性胃炎的中医辩证分型论治体会_第1页
浅谈慢性胃炎的中医辩证分型论治体会_第2页
浅谈慢性胃炎的中医辩证分型论治体会_第3页
浅谈慢性胃炎的中医辩证分型论治体会_第4页
浅谈慢性胃炎的中医辩证分型论治体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慢性胃炎的中医辩证分型论治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慢性胃炎的中医辩证分型论治体会贵州省桐梓县中医院内科563200摘要:目的总结慢性胃炎的中医辩证分型论治规律,探讨其理论基础;方法在我科门诊胃病患者中,经胃镜检查筛选出慢性胃炎患者,运用中医辨证论治规律,按照全国统编中医内科教材分型,把慢性胃炎分寒邪克胃证、肝气犯胃证、瘀血停胃证、胃阴亏虚证、脾胃虚寒证、结论此法用系统的传统医学理论,有效的辩证论治原则,科学的现代医学筛选手段,把慢性胃炎这一高发病,常见病的中医治疗规范化,疗效显著。同时为该病的临床科研提供理论基础。关键词:慢性胃炎;胃痛;病因病机;辨证论治;脾胃病症;医患纠纷慢性胃炎目前呈现高发态势,占我科门诊患者的60%,在以往的中

2、医临床诊疗实践中,随着中医诊疗及中医诊疗文书的不断规范,医生处方诊断一栏要求写中医病名“胃痛”加辩证分型,处方交到患者手里时,不易被具有一定现代医学卫生常识的患者所接受,在当今患者要求对病情、诊疗有知情权的情况下,规范中医处方诊断病名的同时,还要让该类患者在就医时能明确的知道,“您的胃痛,是慢性胃炎,不是胃癌之类疾病,我为您辩证分型施治,疗效较好”。这样首先疏导心理,再行药物治疗,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我将门诊胃病患者中经胃镜筛选出的慢性胃炎患者,根据其症候特点分析辩证,全部规范在新第九班版中医内科教材的脾胃病症,胃痛病的寒邪克胃证、饮食伤胃证、肝气犯胃证、湿热中阻证、瘀血停胃证、胃

3、阴亏虚证、脾胃虚寒证七证型中给予辩证治疗,此法有中医基础理论及辩证论治原则,不但临床疗效显著,而且结合现代医学检查技术筛选病种,最大限度预防误诊延误胃中其他病变的诊治,特別是胃癌的早期诊断,有效地防范医患纠纷。为此浅谈点滴体会:1脾胃的升降失调与慢性胃炎的关系《素问.太阴阳明论》说:“脾与胃以膜相连。”《素问.厥论》进一步说明“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在此基础上,现代中医基础理论把脾与胃的关系概括为脾主运化谷食水饮,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气升清,胃气降浊。故有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之说。任何一种或多种病因打乱了脾胃的这对功能,脾失建运,胃气郁滞,失于和降,不通则痛而致胃痛,

4、由此说明,中医藏象学说中狭义的脾胃系统与现代解剖学中的脾胃是一致的,中医“胃痛”的诊断也就涵盖了现代医学中多种能导致胃痛的疾病,因此,我将门诊胃病患者中经胃镜筛选出的慢性胃炎患者为研宄对象。探讨中医“胃痛”病证与慢性胃炎的关系及辩证分型论治的临床意义。2慢性胃炎的中医辨证分型论治2.1寒邪客胃型主症:胃痛暴作,拘急冷痛,恶寒喜暖,舌苔薄白,脉弦紧。病机概要:寒凝胃脘,胃气郁滞。治法:温胃散寒,理气止痛。方选良附丸加味。本证型在急性胃炎最为常见,胃痉挛者有之,正如教材所述“病情轻者,可服生姜汤,结合局部热热敷即可缓解”。对于慢性胃炎患者,多为缓解期遇寒邪诱发疼痛,作为门诊医生,不能简单处置,

5、要充分认识其病程会长,病情会逐步加重,告知患者病情可能的转归,方可避免患者往返求医之弊。对此类患者,我在良附丸加味吋,重加吴茱萸温胃散寒和理气止痛药理气止痛,即同病异治之理。2.2饮食伤胃型主症:胃脘疼痛,胀满拒按,嗳腐吞酸。奋暴饮暴食史,舌苔厚腻,脉滑。病机概要:饮食积滞,壅阻胃气。治法:消食导滞,和中止痛。方选保和丸加减。此型在成人患者中多见于慢性胃炎,Ml吋可见于其他几个分型中,所以我在治疗其他几型慢性胃炎吋,均加用神曲、山楂、麦芽以消食导滞,即异病同治之法。2.3肝气犯胃型主证:胃脘胀痛,或攻撑窜痛,遇烦恼则痛作或痛甚,舌苔薄白,脉弦。,病机概要: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气阻滞。治法

6、:疏肝理气,和胃,止痛。可选用柴胡疏肝散加味。此型在门诊最为多见,患者多因社会、家庭、工作、生活或疾病的压力过重反复发作。针对该型的病因特点,我注重心理疏导在先,辩证用药随后,选方用药吋,巡“木郁克土”之病机,重用疏肝理气止痛药,参“滋水含木”之法,对久郁不解,郁而化热或郁热迫血妄行者,加用补肾养阴之品,疗效颇佳,这一点各版本中医内科教材未提及,笔者在此提出,供参考,求指正。2.4湿热中阻型主证:胃脘热痛,吐酸嘈杂,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病机概要:湿热蕰结,胃气痞阻。治法:清热化湿,理气和胃,方用清中汤加味。本型在春夏季最为常见,笔者的体会是在用黄连、栀子、黄柏或大黄清化湿热或泄下

7、通便的同吋,防苦燥伤胃阴,所以常加用玉竹、石斛等养胃阴药,疗效更好。2.5瘀血停胃型:主症:胃脘刺痛、痛有定处,按之痛盛,甚或呕血黑便、舌质紫暗或奋瘀斑,脉涩。病机概要:瘀停胃络,脉络壅滞。治法:化瘀通络,理气和胃,方用失笑散合丹参饮。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慢性胃炎出现此型较少见,多是并发胃十二指肠溃疡,有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可能性,必须高度重视,对出现呕血便血者,活血化瘀药应慎用。同吋应将患者收住院治疗为宜。防止医患纠纷的发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