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体会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体会

ID:43790935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4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体会_第1页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体会_第2页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体会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体会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论治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从近年来在本院治疗的慢性胃炎患者中抽取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根据中医理论进行辨证论治。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经中医治疗后,病情均得到明显改善,疗效甚好,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远低于观察组(P0.05,有可比性。1.2方法(1)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奥美拉哩剂量为20mg/d.qd,2次/d;克拉霉素取0.5g/d,2次/d。若

2、有合并感染现象,应使用甲硝哇或阿莫西林治疗。对于腹胀者可服用吗丁咻,增强胃肠蠕动。(2)观察组给予中医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辩证施治。①脾胃虚寒型:腹胀不舒,胃舵隐痛,喜热喜按,泛吐,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此类患者面色喘白,常感到神疲乏力,大便多澹。治疗应遵循温中和胃健脾原则,笔者选用黄英建中汤。该方剂的主要药物包括黄18g,甘草与桂枝各10g,大枣12g,生姜8g,白芍与饴糖各6g。另外,对部分患者笔者选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该方剂的主要药物包括砂仁5g,木香12g,党参与白术各lOg,茯苓与焦六

3、曲各15g,制半夏8g,陈皮6go若胃寒比较严重者,可添加下列药物:丁香、红豆蔻、良姜、吴茱萸等;若大便有血者,可加入下列药物:白芨、乌贼骨、炒蒲黄。①胃络瘀血型:症状为腹部隐痛不适,无食欲,口干但不欲喝水,舌质为紫色,脉涩。治疗应注意活血化瘀、健脾和胃,我们采用失笑散联合丹参饮加味治疗。其中,丹参饮基本方剂为五灵脂、丹参、炒蒲英、延胡、砂仁、地榆、檀香。若有胃热者,可增加蒲公英、黄连、炒梔子;若大便干结应加入大黄;若舌质淡应加入大枣、阿胶、当归、枸杞、五味等。②肝气犯胃型:症状为胃脫胀痛,痛无定处,

4、频频出现暧气,嘈杂泛酸,患者易激动,加重病情,神疲乏力,精神不振,四肢不温,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治疗应以疏肝理气、和胃解郁为主。笔者选用了临床上常用的柴胡疏肝散治疗,方剂药物包括柴胡、川苇、香附、陈皮等各取10g,白芍取12g,生甘草和枳壳均取6g。③胃阴不足型:症状为胃部隐痛,口燥咽干,舌苔为红色,脉细数,颜面泛红。治疗应以养阴清胃、养血柔肝为主。对于此类患者,笔者自制药方,药物组成包括北沙参30g,枸杞子、麦冬、生地各取15g,当归、甘草各9g,白芍和石斛各12g,乌梅与川楝子各6g。④脾胃湿热

5、型:症状为胃月完痞闷不适,口苦口臭,患者常感到口渴,但不想喝水,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治疗应以化湿清热、调和脾胃为主。笔者采用苓连平胃散加减治疗,基本方剂为炒黄苓、制厚朴、姜半夏、草豆蔻、泽泻、陈苍术各10g,茯苓15g,陈皮6g,炒黄连4g。将上述药剂用水煎服,一日一剂,分早晚服用,持续治疗3个疗程,3周为1个疗程。1.3疗效评定我院以《中医病证诊疗标准与方剂选用》作为疗效评定的参考依据。①治愈:全部症状消失,经X线领餐造影或镜检查发现无异常;②显效:症状大部分消失,经X线顿餐造影或胃镜检查后发现

6、病情得到明显改善;③有效:症状有所改善,经X线顿餐造影检查或胃镜检查发现病情改善不大;④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甚至更严重。1.4统计学方法本次所得数据均利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专门处理。其中,计量资料通过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利用卡方检验。若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