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ID:21370805

大小:5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21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_第1页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_第2页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营盘小学王永华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的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对小学生以后的成长乃至一生将会产生不可小觑的影响。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使他们从小就懂得如何生活、如何做人处世的基本道理,具有健康的道德情感和良好的行为惯,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全K素质的重要基础。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我的体会是:一、明确要求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出具体的耍求和明确的目标非常重要。我在班主任工作中,根据《小学生守则》

2、《小学生曰常行为规范》,结合本班的实际提出具体的要求,和孩子们一起制定了班规班约,经常组织学生逐条学>J,让学生明确班级建设的目标要求。如集会集队时,一听到集合号响起就要立刻排队,而且还要做到“快速、安静、整齐”;上学放学时耍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能得在路上追逐玩耍,注意交通安全。又如在学习上,也向学生要求,做作业时要做到四点:①书写规范;②格式正确;③正确率高;④先完成作业,再玩耍;朗读时要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有感情。总之,我会根裾不同阶段或不同情况,及时地向学生提出各方面的具体要求,使学生明确并认真落实。二、以身作

3、则,言传身教。小学阶段的学生受生理和心理特点的限制,他们对一些道德观念,行为习惯不能完全理解。但他们的模仿性和可塑性都很强,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他起着耳濡R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教师的示范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教师的行为习惯直接影响着学生,教师的道德观念是学生的楷模。因此,教师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耍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首先做到。平时教师要身体力行,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自觉拾起一片废纸,扶正课桌椅、见到学生问早问好等,学生受到这种行为的影响也都会模仿学>J。长期以往,学

4、生就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3惯。记得有一位教育家说过这样一句话:“做出的比喊出的有份量。小事情大内涵,大道理小行为。”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不光动嘴去说服教育学生,更多的时候是川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学生。要求学生每天7:50到教室早读,我就会在教室和学生一起读书;要求学生不在教学楼内大声喧哗,跟学生说话时我一定会轻声细语。总之,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都会努力要求自己先做到。三、创设良好的班集体,强化行为习惯小学生集体荣誉感强,好胜心强。教师要善于川集体力量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学校的卫生评比,领巾佩带,纪律评比等等,都是班级之间

5、的竞争,是以班集体为单位的参与活动。集体荣誉来源于每个同学,要靠大家共同维护,因此就形成了坏事有人管,好事有人评,事事冇人管、人人都为集体荣誉争光,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不随手丢垃圾,将垃圾丢到指定的位置,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的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上学衣帽整齐,佩戴好红领巾,学:用品摆放,坐立姿姿端正,书写规范,集会思想专注,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放学出校门有序等。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都建立在种种良好的行为惯之上的。、在学习中渗透俄罗斯著名的教育思

6、想家乌申兹基说过:人的好习惯就像是在银行里存了一人笔钱,你可以随时提取它的利息,享用一生。一个人的坏习惯就好像欠了别人一笔高利贷,老在还款,老还不清,最后逼得人走入歧途。这个比喻非常好。加强徳育,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徳素质,应该求真务实,从培养儿童的良好行为>』惯开始,教育就是培养好>」惯,习惯就是素质,习惯影响人格。好的行为习惯,是孩子•一生最大的财富。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尤为重耍五、文明行为习惯早养成。在日常生活巾,礼貌用语的学习和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学生的行为举止有一定的依据,加强行为规范

7、养成教育还应该把握其具体可行的特点,如我们要求学生使用礼貌用语,就应当让学生知道哪些是礼貌川语,应怎样使用。遇见教师要问“老师好”,和同学见面之间要互相打招呼,见到客人要说“您好”,给别人添麻烦时要说“对不起”,得到别人帮助时要说“谢谢”,有人向你表示感谢时要回答说“不用客气”,向别人提出要求时要说“请”,对长辈要尊称“您”,不能直呼其姓名等等。耍求具体明确,学生就容易掌握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