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谈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ID:21374955

大小:5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21

浅谈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1页
浅谈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2页
浅谈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李晓旭聂爱林张文(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5)摘要: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文章对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高职院校要为师生的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实践平台,引入企业专门人才、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质量的监控和评价,提高教学质量。关键词:高职教学质量对策研究近些年,高职院校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办学规模不断增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各高职院校注重内涵建设,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断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教学设施和师资队伍有了一定的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逐

2、年提高,就业率稳中有升,《2013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显示2012届高职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90.4%,高职生整体上在毕业3年后实现了收入倍增,增幅达120%,但根据调查显示仍有68%的高职毕业生认为求职压力大。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决定着学院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面临的共同课题。一、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1.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较差。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较差,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大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薄弱,水平参差不齐,且受学历低的影响,缺少自信心,面对就业压力无所适从,会低估自己的就业竞争

3、力,学习兴趣不足。2.多数教师实践能力不强。高等职业院校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但大多数教师是从校门到校门,企业工作经验少,理论知识较强但是缺少实践经验,“双师型”教师少,不能满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3.课程设置未及时调整。虽然各高职院校在不断进行教育综合改革,引入了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对学科课程体系有所改革,但一般仅限于个别专业课程,大部分课程设置未充分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木位,未能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需要的变化及吋地调整。1.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不完善。0前,大部分院校构建了学生评价、

4、教师互评和督导评价等相结合的多元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但监督评价内容人多局限于课堂教学。虽然各院校都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采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与企业密切联系,学生在学4期间能到企业实践、学习,但由于评价体系的导向性,教师在教学上倾向于课堂教学,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另外,在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中只注重对教师的教学质量监控,对学生学4质量的监控力度较少,仅限于每学期组织的教师评学,冇一定的滞后性,不能及吋进行动态的监控与调整;教学质量评价保障制度与评价标准还不完善。二、提高教学质量的对策研宄校企合作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职教集团的

5、作用,与企业深度合作,实现校企双赢,为师生的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实践平台,引入企业专门人才参与教学质量的监控和评价,倾听用人单位的意见和建议,提高教学质量。1.教师、学生走出校园。教师要走出校园,提高实践能力。大部分高职教师缺少企业工作经验,虽然近年来选聘了一些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双师型”教师数量不断增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原奋经验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要为教师尤其是没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创造机会,到相关企业生产一线不同岗位实践,熟悉生产、管理各环节,提高生产实践能力。2.学生走进企业,增强自主学习意识。在加大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的冋时

6、,要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尽早走进企业,通过参观、课间见习、现场教学等熟悉工作环境、了解0标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本专业的就业形势等情况。3.企业专门人才请进校园。许多院校聘请企业技术骨干、管理人员讲课、讲座和实践指导,还应充分发挥企业专门人才的作用,参与更多教学管理。参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考核方案的制定,做好顶层设计。要对学生情况进行调研,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标准,有针对性地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制定课程标准、考核方案,不能只重视技能的培养,要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突出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7、这一过程需要全员参与,尤苏是要重视企业专门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参与教材的开发,以就业为导向,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根据理论知识“必需、够用”的原则,结合岗位要求,共同开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材。要参与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构建全员参与的全方位、全过程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根据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祌,密切与实4单位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了解学生工作情况和单位对学生的评价。要聘请更多企业专门人才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保障制度与评价标准,参与教学质量监控评价,通过信息平台,及时反馈信息。监控评价范围应包括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质量,并延伸至校外,

8、对校外师生实践进行监控与评价。参考文献[1】胡晶地等关于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策略的研究[」].中国西部科技,2009,(3)o[2】陈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