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计的教学课件

空城计的教学课件

ID:21394444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1

空城计的教学课件_第1页
空城计的教学课件_第2页
空城计的教学课件_第3页
空城计的教学课件_第4页
资源描述:

《空城计的教学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空城计的教学课件  导语:民间最有名的空城计故事取自《三国演义》,作者根据三国志裴松之注“郭冲三事”改编的一段故事。下面小编分享空城计的教学课件,欢迎参考!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条理,复述故事。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生奇导入  听一听:欣赏词曲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生:这是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歌.也是小说的卷首  记一记“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

2、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师;歌声高亢浑厚,意境深遂悠远,但在它那明白如话的歌词里却包含着笔墨难尽的历史沧桑。每当这首歌回响耳畔,我的思绪总会情不自禁地被它引向电视剧《三国演义》那动人心弦的争霸故事。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进三国—空城计。一睹诸葛的过人智慧和超人胆略。  二、初读识字、整体感知  引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了解《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梗概。  1、需重点注意下列字词  懿氅纶笑容可掬遁蜂拥隐匿(大惊)失色旁若无人无不骇然  2、弄清文

3、中出场人物  列出蜀、魏双方出场人物,弄清相互间的关系。  3、介绍《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梗概。  目的:帮助学生更好地熟悉故事情节,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三、揣摩文意,概括要点  思考:默读课文,用简洁的话(小标题)概括本文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这一过程旨在培养学生捕捉信息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四个阶段可以概括为:  起因-兵临西城;发展-临危施计;  高潮-司马中计;结果-孔明释计。  四、合作探究、研读文本  1、思考:课文中主要刻画了哪两个人物的形象  (孔明、司马懿)  

4、2、借助多媒体资料介绍人物。  诸葛亮字孔明,称“卧龙先生”,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他隐居在隆中(今湖北襄阳西)时,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门,成为刘备的军师。他提出联合孙权,抗击曹操的主张。在赤壁之战中,他联合孙权,大破曹兵。后帮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刘备称帝后,他担任丞相。刘禅继承王位后,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诸葛亮曾六出祈山伐魏。最后病死在五丈原军中。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贤相忠臣的代表,也是驱者智慧的化身。  司马懿字仲达,魏国的名将,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曹魏大都督,权臣。足

5、智多变,文武双全。虽然为魏国立下不少汗马功劳,心却想毁灭魏国,建立自己的王国,以便统一三国,建立新王朝。  3、教师出示要求,小组合作研读文本。  同学们,文中为我们塑造了孔明和司马懿怎样的形象,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划也描写人物语言、外貌、神态、动作的语句。)  师: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力量,引导学生抓住人物外貌、神态、动作的细节描写,进行品读感受人物形象。  五、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故事的主要内容,理清了故事的记叙顺序。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了课文对孔明和司马懿这两

6、个人物形象塑造。下节课我们再通过集体的交流深入领会作者笔下的形象。  六、布置作业  1、练写文中生字新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小练笔: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之:(1)助词;(2)代词,代替人或事物;(3)代词,虚指;(4)文言代词,这,这个;(5)往,到。  1、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望西城县杀来。()  2、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3、司马懿乃魏之名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