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礼仪】

【茶道礼仪】

ID:21403678

大小:3.67 MB

页数:60页

时间:2018-10-19

【茶道礼仪】_第1页
【茶道礼仪】_第2页
【茶道礼仪】_第3页
【茶道礼仪】_第4页
【茶道礼仪】_第5页
资源描述:

《【茶道礼仪】》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茶道礼仪-习茶礼仪【中国茶道】【礼敬、惜物、静心、悟道】一、【主宾入席】1、请主泡就位.主泡着装礼仪:款式简单大方,颜色朴素柔和,与环境协调;化妆易淡雅,长发应盘起,少戴首饰。2、请童子就位宾客就位身不动摇言不轻发安静 祥和专注 有礼茶具及功能介绍茶 盘盛放茶壶、茶杯、茶道组、茶宠乃至茶食的浅底器皿水 壶茶 壶是一种供泡茶和斟茶用的带嘴器皿。是茶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来泡茶.茶 海茶海,又称公道杯。为避免茶汤浓淡不均,先把茶汤全部倒至茶海中,然后再分至杯中。同时可沉淀茶渣、茶末。品 茗 杯漏网用来过滤茶渣,使茶汤更清彻.茶 巾茶巾的主要功用是干壶,于酌茶之前将

2、茶壶或茶海底部衔留的杂水擦干,亦可擦拭滴落桌面之茶水。茶道六君子之茶匙取茶用的器皿茶道六君子之茶夹①挟茶渣②挟着茶杯洗杯,防烫又卫生。茶道六君子之茶拨作用:把干茶从茶则里住壶里拨或泡完茶从壶里往外掏出茶渣茶道六君子之茶针①疏通茶壶②放入茶叶后把茶叶拨匀茶道六君子之茶漏置茶时放在壶口上,防止茶叶掉落壶外茶道六君子之茶筒是盛放茶艺用品的器皿二、【泡茶礼仪】:通第一道:点香“焚香除妄念”就是通过点燃这支香,来营造一个安静、祥和、温馨的气氛。第二道:洗杯第二道:洗杯冰心去凡尘茶,致清致洁,是天涵地育的灵物,泡茶要求所用的器皿也必须至清至洁。“冰心去凡尘”就是用开水再烫一遍本

3、来就干净的玻璃杯,做到茶杯冰清玉洁,一尘不染第三道:嘉叶酬宾请宾客观赏干茶铁观音茶,中国传统名茶,属于青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铁观音茶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属于半发酵茶类,清香雅韵,冲泡后有天然的兰花香,滋味纯浓,香气馥郁持久,有“七泡有余香之誉”。除具有一般茶叶的保健功能外,还具有抗衰老、抗动脉硬化、防治糖尿病、减肥健美、清热降火等功效第四道:投茶清宫迎佳人苏东坡有诗云:“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清宫迎佳人”就是用茶匙把茶叶投放到冰清玉洁的玻璃杯中。第五道:冲茶凤凰三点头冲泡绿茶时也讲究高冲水,在冲水时水壶有节奏地三起三落,好比是凤凰向客人点头致意。

4、第六道:泡茶碧玉沉清江冲入热水后,茶先是浮在水面上,而后慢慢沉入杯底,我们称之为“碧玉沉清江”。将茶壶内的茶汤倒入公道杯.将公道杯中的茶汤均匀地分到品茗杯中第七道:敬奉香铭观音捧玉瓶佛教传说中观音菩萨场捧着一个白玉净瓶,净瓶中的甘露可消灾祛病,救苦救难。童子把泡好的茶敬奉给客人,我们称之为“观音捧玉瓶”,意在祝福好人们一生平安。三、【奉茶礼仪】:奉茶次序:先尊后卑、先长后幼、先客后主、先来后到、也可以客厅为起点,按顺时针方向依次上茶奉茶的手势:从客人右侧奉茶时,用右手;从客人左侧奉茶时,用左手;左手托杯垫,右手扶稳杯身;同时行注目礼点头礼当杯盏较小亦无杯垫时,为便于

5、客人接拿,一般以右手拇指与食指握杯身,左手四指并拢、虎口张开,作请客人饮茶状四、【接茶礼仪】:接茶礼仪看到主人奉茶,客人应起立或身体微微直立前倾,做好接茶准备;接茶时,客人应用眼睛庄重而专注地看着对方并点头表示致谢,同时亦可轻声言谢客人对答时,若两人相对,伸出右手掌,表示对答;若侧对时,右侧方伸右掌,左侧方伸左掌对答五、【品茶礼仪】:一、品茶前的准备:1、身静;2、心静;【身静】:一、端身正坐;二、调息专神;三、行止和缓;四、言语轻发...【心静】:一、平和怡悦;二、安于当下;三、用心体会;四、身心合一...3、品茶礼仪:三龙护鼎:示意客人用拇指和食指扶杯,中指托杯

6、底拿品茗杯。二、品茶的方法:1、先观其色;2、后闻其香;3、最后品其味。赏茶之色闻茶之清香三品茶:一品茶之清净;二品茶之圆润;三品茶之万千滋味。三、品茶的精神:处身于温和之中,养成谦恭之行为,宽阔胸怀,远大眼光,以至诚心感怀天地万物之赐予、生命之难得!四、品茶的心态:【喝茶,或浓或淡,清秀即可。品茶,若有若无,平和便是】品茶时让我们带着爱与感恩的心一品感恩天地,孕育万物,不求回报二品感恩茶农,不畏炎寒,辛苦劳作三品感恩环境,生于华夏,礼仪安和五、品茶的真谛:在于启发智能与良知;使人人在生活中淡泊明志,俭德行事,臻于真、善、美的境界。每一种茶都有其独特之处,甚而每一盏

7、茶之色香味都不尽相同。品茶,品其色香味形,更要品其内涵与精神,以茶行道,以茶明志。【茶礼人生】六、【送客礼仪】:杯尽谢茶:请宾主起立,共饮杯中茶,相互祝福.七、【理器礼仪】:1、清洗茶具2、洁净茶盘3、用物归原【茶事虽小,其韵至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