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票据市场弊病诊断

中国票据市场弊病诊断

ID:21416804

大小:2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1

中国票据市场弊病诊断_第1页
中国票据市场弊病诊断_第2页
中国票据市场弊病诊断_第3页
中国票据市场弊病诊断_第4页
中国票据市场弊病诊断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票据市场弊病诊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国票据市场弊病诊断摘要:分析了我国票据市场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了我国票据系统流程再造的设想。  关键词:票据中央银行流程再造     打开计算机网络,通过关键词“票据案件”搜索,我看到中国金融界票据案件数额巨大,公开查处的虚假票据本数的印量动辄上千,甚至5000本以上,而且呈现出层出不穷的态势,金融系统的损失巨大,中国金融业票据市场何以进入如此糟糕的程度?有什么方法医治,且听在下道来。    一、中国票据市场票据真伪鉴定责任分析   如果我们追究一下中国票据谁应当负责印刷,大概中央银行的领导无一不说是应该有商业银行负责,

2、原因是商业银行是经营票据业务的主体,印制当然由商业银行负责,且现在一直由商业银行负责印制。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已经过时,因为票据的流通范围超出了一家商业银行,按照国际惯例,票据可以进行背书转让,可以贴现、转贴现、再贴现,其流通范围已经涉及到中央银行在内的所有开办票据业务的金融机构和使用票据的企业。中央银行既然敢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票据业务,就理所当然的应该对票据的真伪能够全面鉴定。   如果我们分析一下一张假币的危害大,还是一张票据的危害大,我想不会有人说是假币,因为一张假币的最大面额莫过百元,只是因为犯罪分子印制假币的数量惊人

3、,才使假币问题得到充分的重视。笔者对我国一张假票据的最大成功犯罪金额不了解,我想绝对不会小于一张假钞的1000倍。这就是说,一张假票据的一次成功犯罪的能量超过一张假钞一次成功犯罪的1000倍。超过一张最大面额的假钞流通1000次,可见假票据的危害超过了假币。毕业论文   由于假币的危害得到了央行的重视,所以钞票的印制权由过去的商业银行收归到了中央银行,而票据业务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得到央行的充分重视,所以现在的票据,中央银行在印、商业银行在印,犯罪分子也在印,因为我们国家还没有虚假票据的“照妖镜”,才使我国票据市场票据

4、犯罪猖獗。   综上,票据的流通超过了商业银行的范围,涉及到我国企业、银行、中央银行等方方面面,票据流通的口子由中央银行扒开,因此票据的印制和唯一性鉴定的责任当然应由中央银行负责。集中票据的印制发行权,提供票据唯一真实性的鉴定服务,是我国杜绝票据犯罪、进行票据市场秩序基础建设的当务之急。而当前我国票据市场犯罪案件猖獗的根本所在是我国还不具有开办票据业务的基础条件。    二、当前我国票据市场弊病分析  1、没有票据真伪的有效认证体系,为不法分子利用票据犯罪提供了培养基   我国票据业务以各商业银行为主体展开,票据的印制、发

5、行分散在各商业银行管理,而票据的流通则扩散在所有商业银行范围之内,空白票据缺乏注册认证机制,使商业银行对于因虚假票据产生的犯罪只能在事后被动接受犯罪事实进行事后处理,方便了犯罪,阻碍了跨行票据的流通贴现。毕业论文  2、中央银行在票据流通与监控过程中无所作为   由于中央银行无法提供票据的有效性验证机制,更谈不上对企业或商业银行等机构的票据签发业务进行直接有效监控,使得中央银行对票据业务的作为局限在颁发管理办法和对已经暴露的票据犯罪的事后处理上,这些措施对于票据风险的防范,只能起到隔靴搔痒的作用。目前,通过现有的资料可以看

6、出,中央银行的基层业务部门人员素质低下,基层银行缺少既懂经济、又懂会计知识、计算机知识、又熟知商业银行结算业务流程的复合型监管人员,加之没有对票据的印制发行开发有效的管理系统,无法对企业或商业银行签发票据的真伪和每张票据的授信额度实现在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中央银行之间的分级直接监控机制,使得中央银行在票据风险的防范上形同虚设。  3、缺乏针对企业票据业务的信用评价机制   由于没有开放的企业票据信用评价机制,对于各个企业通过利用银行票据逃废债务的历史不能暴露在企业签发票据的开始,企业违规票据处于保密状态,使得票据环境恶化。

7、  我国票据业务出现的诸多问题的根本所在是,中央银行对票据业务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没有建立起各类票据统一印制、发行、流通机制和因票据的发行和流通所应该具备的分级监控机制,因此,建立票据集中印制、发行、流通、信用评价管理体系,是我国中央银行的当务之急。毕业论文    三、票据流通特点和中国票据市场基础建设对策   让我们再来分析一下票据和货币的区别:   货币的使用人不固定,流通次数多,中央银行印制货币后,通过商业银行的业务库投向市场,其使用人不是唯一的,无法从源头上控制。   而票据则不然,票据行为的开始是出票,一张票据只

8、有一个出票人,其特点是金额大,流通次数有限,票据的使用人有企业、信用社、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票据的行为除了出票之外还有承兑、贴现、转贴现、再贴现和到期兑付等环节,票据的承兑、贴现、转贴现、再贴现以及到期兑付都涉及到金融机构,用中央银行的话讲是在“圈内”,这就为我国银行系统揪住“票据尾巴”提供了机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