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地区农村住宅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苏北地区农村住宅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ID:21425522

大小:5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1

苏北地区农村住宅建设的现状及对策_第1页
苏北地区农村住宅建设的现状及对策_第2页
苏北地区农村住宅建设的现状及对策_第3页
苏北地区农村住宅建设的现状及对策_第4页
苏北地区农村住宅建设的现状及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北地区农村住宅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苏北地区农村住宅建设的现状及对策概要:本文通过对苏北地区部分农村进行调查和走访,发现了苏北地区农村住宅  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创建苏北农村节能省地住宅的对策方面作了一些有益  的探讨。  关键词:苏北农村,住宅建设,节能省地,现状对策  Abstract:thisarticlethroughtothepartofjiangsuprovincecountrysidesurveyandvisiting,foundinnorthernjiangsuprovinceruralresidentialconstructionof

2、existingproblemsofjiangsuprovinceandcreatethecountermeasuresofsaving-energyruralresidenceforsomebeneficialdiscussion.  Keyeasures      :G812.42:A: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实现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积极稳妥地探索适宜我国国情和农民生活特点的节能省地型住宅发展模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3、一项重要内容;是逐步提高广大农民生活质量,改善人居环境的时代要求。结合省建设厅关于开展“全省建筑工程设计单位与建设整治示范试点村庄结队帮扶”的活动,我们《苏北农村住宅建筑节能成套技术研究》课题组对苏北地区(盐、淮、连、宿、徐)部分农村进行了调查和走访。  一、农村住宅现状  自古以来,我国农民住房经历掩蔽、舒适、健康三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为低能耗阶段,二、三阶段为高能耗阶段。农房的结构,也经历了土坯、砖土结合、全砖的漫长时期。随着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民对住宅的舒适度和健康环境提出了新要求,由于长期城乡二元结构体

4、制制约,苏北农村住宅的发展相对城镇大为落后,建筑模式单一,旧房空置,散乱无序的现象十分突出,综合存在以下三个特点:  1、不规范。村庄无规划,建筑无设计,队伍无资质,监管无机构。由于无统一规划,导致住宅乱建、窝棚乱搭、柴草乱垛、污水乱泼、垃圾乱倒、禽畜乱  跑的现象十分普遍。农宅布局分散,院落空旷,村落占地十分惊人,土地利用很  江苏省建设厅科研项目编号:JS2006ZD24  低。村庄日益外延,空心村比比皆是,既浪费大量土地,又难以公用设施配套。目前农村建房基本上都是二层及以下,建设各类法规、规程、规范、标准等不适宜农

5、村建设,致使广大农村住宅建设处于无章可循、无人管理状态。  2、不安全。苏北地区大部分都是七度抗震设防,局部地区(如邳州、宿迁、睢宁等)还是八度抗震设防。根据地震部门提供资料,有史以来80%以上地震发生在农村,5级以上地震有90%以上农民的伤害来自住房倒塌,主要原因是农宅墙体承重、结构跨度等不科学规范,结构上配筋无设计、凭经验。也有的因选址不当,被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天灾所吞没。还有的情况就是电线私自乱搭现象比较突出,家用电器也缺乏漏电保护装置。  3、不节能。目前,广大农宅的主体多为低层砖混结构,屋顶为木架青瓦或用预制砼

6、楼板,基本上没有采取什么保温隔热措施,农民使用的门窗材料基本上都是被城镇所淘汰的产品,散热也快,透风跑气,施工质量也差。在农村真正禁止使用粘土砖,遥遥无期。全苏北仍有砖厂占地3万亩,每年毁田2千亩,耗煤2百万多吨,资源浪费和污染教严重。使用沼气做燃料的家庭还很少,做饭、取暖多以煤为主,有的家庭年采暖耗煤3吨左右,花费上千元。  二、创建苏北农村节能省地型住宅的对策  1、转变观念,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建筑节能工作的良好氛围。在农村,“节能省地”是新生事物,为使建筑节能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首先从事节能工作的同志和各级领导

7、干部要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各级乡镇要将农宅节能列入“十一五”规划。其次要将节能示范工程、建筑节能产品情况以及建筑节能政策和相关知识,以专题节目形式通过各种电台、媒体加大宣传,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农民节能意识,使他们真正认识到建筑节能工作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情。  2、统一规划,科学设计。一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统一规划村庄布局,坚持从农民根本利益出发,不可以破坏自然环境来进行村庄改造。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树。有的村落保留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遗产,古井、古树、古塔、古庙、古村舍和古标志性建筑都要倍加爱护,不可一推了之。

8、珍惜环境、尊重农民的生活习惯与生产方式,体现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二是要树立以节约为先的理念,科学设计新型农宅,确保农民住房建设选址与设计安全。严格执行选址意见书制度,加强对农民住房建设选址的安全把关,防止农民在地震断裂带及滑坡、泥石流易发地段建房。以抗震规范与节能标准为基准,合理解决好农宅抗震设防、隔热保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