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儿静脉穿刺技巧与方法

探讨小儿静脉穿刺技巧与方法

ID:21427221

大小:5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1

探讨小儿静脉穿刺技巧与方法_第1页
探讨小儿静脉穿刺技巧与方法_第2页
探讨小儿静脉穿刺技巧与方法_第3页
探讨小儿静脉穿刺技巧与方法_第4页
探讨小儿静脉穿刺技巧与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讨小儿静脉穿刺技巧与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探讨小儿静脉穿刺技巧与方法【】目的:小儿静脉穿刺是儿科护理中最重要的基本功,丰富的经验、精湛的技术可提高小儿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减轻小儿痛苦,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2008年~2010年我院收治的352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即传统组与改良组各176人进行静脉输液。结果:改良组的176名患儿静脉穿刺的痛苦减轻,小于传统组。  【关键词】小儿;静脉穿刺;头皮静脉穿刺;方法    静脉穿刺是儿科护士的一项最重要的基本功,而静脉输液是小儿临床给药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抢救危重患儿的重要手段,其护士能否稳、准、轻、快完成操作过程,将患儿疼痛降到最低,能否用饱满的工作热

2、情、无私的爱心和强烈的责任心,将患儿的恐惧心理见到最低直接关系到护理质量及医患关系的好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352名患儿进行静脉输液,其中0~3岁136例,3~12岁216例。支气管炎53例,上呼吸道感染136例、肺炎98例、腹泻65例。  1.2方法3岁前小儿选择头皮静脉穿刺,3~12岁小儿选择四肢浅静脉或在关节、大隐静脉等处穿刺。为统一判断标准,由同一个操进行静脉穿刺,另一个操观察患儿面部表情、询问穿刺过程中的感受、疼痛持续时间等,并做好记录。  1.2.1穿刺前的准备  1.2.1.1

3、穿刺前的准备是提高穿刺成功率的一个重要环节。首先,婴幼儿对医院有一种恐惧心理,对医护人员有一种条件反射的抗拒,此时,护士应做好诱导工作,对其要轻言轻语,微笑开导安慰,分散其注意力,减少紧张情绪,使患儿有一种心理准备,使其尽量与护士配合。对两岁以下的患儿若不能配合,则要做好家长工作,用和蔼、热情、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家长讲解小儿血管的特点,使家长放松精神、减轻负担、消除顾虑,取得家长配合。如需头皮静脉穿刺,让小儿平卧诊察床,嘱家长按住患儿膝关节,另一家长双手绷紧患儿头皮,双臂轻压、夹患儿的双肩使其相对固定,另备3~4条短胶布和一条长约50cm能足够缠绕患儿

4、头部一圈的胶布,为了防止粘患儿的头发,胶布两端留约10cm以将中间大部分对折粘在一起即可。并在穿刺前剃掉患儿穿刺部位的头发4cm左右,以利于固定胶布。  1.2.1.2光线的强弱光线的强弱、明亮及照射角度,直接影响穿刺的成功率。光线太强可使瞳孔缩小,太弱可使瞳孔扩大。因此,自然光其亮度适宜,是最理想的光线,静脉显得清晰,操眼睛不宜疲劳。在光线不太好的房间,阴雨天气以及夜晚,只有借助日光灯,选择150为宜。  1.2.2血管的选择  1.2.2.1头皮静脉血管的选择小儿头皮静脉丰富浅显易见,血管呈X状分布,血液可通过侧支回流故顺行和逆行进针均不影响回流

5、。额正中静脉粗、直、不滑动、易固定,不影响患儿活动,为首选。其次额浅、颞浅静脉(此静脉细长浅直,不滑动,暴露明显)、耳后静脉(较固定,稍粗直或略弯曲,但易破)等。  1.2.2.2四肢静脉的选择3~12岁的患儿头皮皮下脂肪增厚,头发厚密,血管不清晰,不利于头皮静脉的穿刺,以选择四肢静脉,一般选用手背静脉、足静脉、肘窝静脉、踝静脉等。  1.2.3进针角度与方法  1.2.3.1头皮静脉进针角度及方法前额正中静脉、额浅静脉、颞浅静脉进针角度一般为5°~15°,进入皮内后,平行向前刺入,见回血,即可固定。耳后静脉进针角度为15°~30°。小儿头颅沿额缝、

6、冠缝、失状缝、人字缝均有静脉走形,穿刺时摸清骨缝,进针角度为30°~60°。对不太清晰或不清晰的血管,用指尖顺静脉走行探摸,体会血管走向、深浅、粗细,进行穿刺。针头进入斜面后,向前向下由浅到深缓缓将针刺入,见回血,即可固定。头皮静脉穿刺时,未用止血带,该静脉管壁两端无压力差,静脉回心血流无阻力,因此,头皮静脉穿刺回血较四肢静脉慢、少,所以当觉得针已经进入血管,有落空感,而不见回血时,不要急于拔出针头,捏一下输液器下段的橡胶软管或改变一下针头的位置、角度一般就可见回血。当患儿哭闹时,静脉回流压力上升,头皮静脉血管会有一次短暂充盈过程,应抓住机会,顺利完

7、成穿刺。  1.2.3.2四肢静脉进针角度及方法对小儿手背及足背浅静脉、指间静脉、一般进针角度为5°~15°,肘静脉、大隐、小隐静脉,一般进针角度为15°~30°。针头斜面朝上,右手持针,左手绷紧皮肤,进针后,当阻力减少,有落空感同时见回血,可直接固定。对小儿腹泻导致循环差、静脉塌陷、难以穿刺的患儿,应采用局部热敷法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改善血液循环,血管扩张,静脉充盈暴露,以利成功穿刺。  1.2.4固定针头的要领穿刺成功见回血,及时固定针头是非常重要的。穿刺成功后,左手食指和中指固定针柄,用3~4条胶布固定,头皮针绕圈后用1条胶布固定,头皮针绕圈范

8、围要适宜,过大容易在输液过程中被牵拉或碰掉,过小易折,造成阻塞。如遇到小儿哭闹或应用退热药引起头部多汗而影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