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保障 城乡一体化研究

我国社会保障 城乡一体化研究

ID:21434852

大小:5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1

我国社会保障 城乡一体化研究_第1页
我国社会保障 城乡一体化研究_第2页
我国社会保障 城乡一体化研究_第3页
我国社会保障 城乡一体化研究_第4页
我国社会保障 城乡一体化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社会保障 城乡一体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国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研究  一、引言社会保障是市场经济最好的稳定机制,其全面性及公平性是社会公平的主要体现。一直以来,我国的社会保障建设主要侧重于城镇,农村尚未实现真正意义的社会保障,使得城乡社会保障分割的格局成为制约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主要因素。目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二、城乡二元社会保障体系的形成及其根源我国现期的城乡二元社会保障体系是适应当时国家推进工业化的需要而形成的,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对其有着重要的直接影响。(一)生产力水平限制

2、在社会转型过程中,落后的农村经济与先进的城市工业经济长期并存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从工业化国家社会保障的历程来看,一般都是先有面向城市企业雇佣劳动者的社会保险制度,而后经过较长的时期,当社会结构在工业化、城市化的基础上走上城乡一体化,城市工业已经通过自身的积累来反哺农业而实现农业经营的规模化与机械化以后,才有农民社会保险制度的出台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城乡一体化。(二)工业化起步阶段的客观要求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政府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宏观目标。二元社会保障体系正是为适应工业化的要求而推出的举措之

3、一。首先,工业化是以机器大工业生产取代传统手工生产为特征的,工人成为社会化劳动分工体系的一员。他们集中于工厂与城市从事工业及其相关产业劳动,其劳动成果的绝大部分归雇主或国家,小部分则以工资形式分配给工人作为生活。当工人遭遇失业、疾病、工伤等事件时,建立相应的社会保险制度就成为一种客观必要。其次,最初形成的社会保险制度没有包括农民,除农民可凭借土地取得最基本的生存保障外,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在于为推进工业化提供稳定的原料、农产品与资金。当时的国际环境使我国不具备大规模利用外资的条件,只能靠内部积累。国家正

4、是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征收农业税与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支撑工业发展的。中国政府在实施工业化战略伊始,通过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为大多数人民提供了最基本的生存保护,从而保证了工业化的顺利推进与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为我国现代化奠定了较为雄厚的物质基础。三、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经历了将近20年的时间,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已初步确立。但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重心却一直倾向于城镇弱势群体。在缺乏社会保障制度安排的情况下,农村人口的保障仍然只能凭借传统的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一)家庭保障农村传统的家庭

5、保障方式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深入,经济体制、思想观念、家庭结构和家庭关系都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导致传统的家庭保障模式的保障功能逐渐弱化。由于传统家庭保障模式具有很强的家庭性和排他性,因而缺乏作为社会保障制度所应有的互助互济功能,此外,家庭养老是建立于家庭范围内的代际交换,其保障机制的有效性建立在道德约束的基础之上,缺乏制度约束机制。(二)土地保障农民拥有政府给予的土地,因而有了土地的保障,是经常被用以解释为何不将农民置于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之下的理由。而事实上,土地的保障功能正日益弱

6、化。一方面,随着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农产品价格指数持续下降的趋势,农民得自于土地的经营性收入大幅下降,我国加入WTO以后,国外农产品对国内市场的争夺将使得生产这些农产品的农民遭受巨大的冲击,从事种植业的比较收益将会越来越低;另一方面,当土地被作为农村人口的生活保障的载体时,拥有一定数量的土地就成了每一个农村人口基本生存权利的体现,根据人口的变动情况对承包土地的不断调整也就成了一种必然的现象,难以形成土地的规模经营。城乡二元社会保障体系不仅造成了城乡人口享受生存权利的不公平,也阻碍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7、四、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改变目前城乡二元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一个完善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已日益成为关注农村问题的人们的共识。但就现阶段我国所面临的实际情况而言,实现这一目标的难度仍然不可低估。(一)政府财力的约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作为一个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的发展中国家,政府的财力投入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政府在经济发展方面承担了较多的责任,从而使得政府在包括社会保障在内的各种社会事业的建设中往往由于财力的限制而显得力

8、不从心。(二)缺乏适应农村人口非农化趋势的制度安排目前,我国农村已经有1亿多农民工迅速进入城市,还有1.38亿在非农业的、离土不离乡的、分布在乡镇的企业中工作。据粗略估计,在进入城市的农民工中,有8000万左右没有任何社会保障;在乡镇各类企业工作的农民工,则一直徘徊在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边缘,既未进城保,也未进农保。(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得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制度的难度大大增加,这种不平衡性在农村尤其明显。从按照地理位置划分的东部、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