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脾胃用药

浅谈脾胃用药

ID:21448134

大小:55.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22

浅谈脾胃用药_第1页
浅谈脾胃用药_第2页
浅谈脾胃用药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脾胃用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脾胃用药李建良(常州市武进区遥观卫生院江苏常州213003)【关键词】脾胃生理病理性味用药【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8-0317-01调理脾胃是中医治疗疾病的独特手段,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掌握脾胃用药的特点,才能在临床上较好地起到调理脾胃的效果。1.从脾胃的牛.理.病理特点考虑用药1.1生理上脾与胃一运一纳,共同配合完成饮食的化吸收,并由脾转输供养全身,两者共为“后天之木”,所以治疗上也有共同之处。因脾与胃的气虚证与阳虚证常相互联系,相似难分。故临床常以脾胃气虚,脾胃阳虚并称

2、,用药也一致。但脾与胃乂有不同之处,如脾主运.胃主纳,脾主升,胃主降,脾为阴,喜温燥,胃为阳,喜凉润。故在治疗上也不一样。治脾宜甘温,苦燥,升提如参芪术,升麻,柴胡之类。治胃宜甘寒濡润通降,如沙参,麦冬,石斛,枳实,大黄之属。脾胃之病属气虚阳虚者,补气升阳为要法,属阳虚者,当以甘寒濡润为先。脾以健运为常,胃以通降为顺。治疗用药不仅对湿阻气滞、食积内停等实证要化湿理气、消食导滞,以复健运、通降为要。即使对脾胃之虚证,虽然应以甘药补之,然不可蛮补妄补,以碍脾之健运和胃之通降。故补脾胃之剂常于甘药之中配以理气助运之品如陈皮、枳壳、木香之类。对

3、气虚、阳虚证是如此,即使是胃阴虚证也只宜清补、平补,忌用滋腻之品,方能达到胃健纳旺的目的。对脾胃木虚而乂温热中阻,脘痞、纳呆、呕恶者应以苦辛通降为主配以补益脾胃之法,往往能取得良效。1.2脾胃用药还需注意其病理上的特点。脾胃之疾常与肝脏密切相关,有肝胃不和者,不论其肝先病还是其胃先病,用药均须疏肝理气为要,常用柴胡、制香附、青陈皮、苏梗、川楝子等。也有脾气虚弱,或是肝强而犯脾至脾失健运,治吋均需调肝理脾。常配柴胡、白芍、防风、木瓜之类。1.以入脾胃经药的性味特点考虑用药2.1补以甘酸2.1.1甘味药:甘味药奋主入脾经,补脾养胃的功效,其

4、又因偏温偏寒的不同,作用亦异。甘温者,有补气助阳的作用,用于脾胃气虚及脾胃的虚证,如人参、党参、太子参、黄K甘草、白术、山药等。•其中对阳虚者又须加辛热之品以温阳,如干姜、附子、桂枝、肉桂等。甘寒者具有养阴生津的作用,主要用于胃阴虚证,如石斛、麦冬、沙参等。2.1.2酸味药:酸入肝,但是酸味药与甘味药合用,又具奋“酸甘化阴”作用,用于脾胃病,可以养阴益胃。酸味药有促进胃酸分泌.帮助消化的作用,所以酸、甘之剂常用于中虚胃痛、嘈杂、纳少、胃酸缺乏之症。如闩芍.乌梅配甘草,贻糖、大枣、醋炒延胡索等。2.2泻以苦辛:2.2.1苦味药:冇燥湿.泻

5、火作用。脾为阴土,喜燥恶湿。对湿困脾胃者宜用苦燥化湿之品。苦味药的燥湿作用尤以苦温者为著,故又有“苦温燥湿”之称。药如苍术.厚朴.草果等。苦而性寒者,则以泻火清热为主兼有燥湿作用,多用于胃热胃火之症,或脾胃湿热.暑湿伤中之症,药如黄连.人黄.茵陈等。对湿热,暑湿困于中焦者,又宜选用药性芳香的芳香化湿药。如藿香.佩兰.苍术.菖蒲.砂仁.寇仁等。对一切湿困脾胃者,除用苦燥化湿之法外,还须配用淡渗利湿之品。盖湿性下趋,配滲利之品,以利引势利导。2.2.2辛味药:具辛开行气的作用。主要用于中焦气滞证。一切湿浊.食滞.痰饮,影响脾胃的纳运而致脾失

6、健运,胃失通降,出现胀满痞寒.疼痛.吐泻诸证。除针对病因用化湿.消导.化痰饮之外,均需配用辛味理气之品。如陈皮.枳实.木香.砂仁.寇仁.香橼.佛手.苏梗之类。2.处理好辨证用药之间的几个关系脾胃常同病,是健运失常,当治脾,是纳降失常,当治胃。纳运同病,应脾胃同治,但还需要宄其孰主孰次。脾气虚,阳虚.中气下陷三证,证冇不同,治各冇别,但均需甘温补气。阳虚者应加辛热温阳之品,下陷者应加升提之品。湿困脾胃者,治以芳香化湿,以苦燥之,然常需配伍理气药,因气行则湿化也。若有脾胃阳虚之象者又当加辛热温阳之品,以温阳化湿。治胃之阴虚证,应甘凉濡润,以

7、养阴益胃,治胃火.胃热证,应苦寒泻火清胃,然常有火热伤阴或阴虚火旺,呈虚实类杂证者,又当甘寒与苦寒并用。脾胃用药是涉及面很广的问题,因水平有限,以上仅择其一二而言之,还望同道补充,修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