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技术在食品上的应用

纳米技术在食品上的应用

ID:21449019

大小:2.07 MB

页数:22页

时间:2018-10-18

纳米技术在食品上的应用_第1页
纳米技术在食品上的应用_第2页
纳米技术在食品上的应用_第3页
纳米技术在食品上的应用_第4页
纳米技术在食品上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纳米技术在食品上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纳米技术在食品上的应用要点:1、纳米技术在食品上的应用2、纳米食品的安全性问题3、纳米技术在食品上的应用前景一种几何尺寸的度量单位,1纳米为百万分之一毫米,10亿分之一米.个别原子的直径只有几分之一纳米,10个氢原子的并列跨度只有1nm,病毒大小约为100nm.纳米:纳米大小比照图纳米技术:是研究结构尺寸在0.1至100纳米范围内材料的性质和应用的一种技术。其目标是利用纳米结构所具有的特性和功能对材料进行加工,并制造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纳米材料:当物质到达纳米尺度以后,物质的性能就会发生突变,出现特殊性能。这种既具不同于原来组成的原子、分

2、子,也不同于宏观的物质的特殊性能构成的材料,即为纳米材料。纳米技术在食品上的应用在食品贮藏保鲜中的应用在食品包装上的应用在食品机械上的应用改造食品工业传统原料纳米过滤膜……在食品贮藏保鲜中的应用在保鲜包装材料中加入纳米银粉,可加速氧化果蔬食品释放出的乙烯,减少包装中乙烯含量,从而达到良好的保鲜效果。用作氧化催化剂的纳米微粒主要有Fe2O3、Pt、Ag等。一些纳米保鲜产品在食品包装上的应用纳米技术可以改进食品包装的某些物理、化学、生物学性能,如可塑性、稳定性、阻隔性、抗菌性、保鲜性等,在啤酒、饮料、果蔬、肉类、奶制品等食品包装工业中已得到大

3、规模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包装效果。常用的纳米材料有金属、金属氧化物、无机聚合物等三大类。纳米抗菌材料目前制取抗菌材料主要使用添加无机纳米抗菌材料的方法,即在塑料原料中添加纳米抗菌材料。其灭菌机理是当带正电荷的抗菌成分接触到带负电荷的微生物细胞后,相互吸附,即有效地击穿细胞膜,使细胞蛋白质变性,无法呼吸、代谢和繁殖,直至死亡,完成灭菌。此时,抗菌成分并未做任何消耗,仍保持原有的抗菌能力,因此它的抗菌能力可长期有效。纳米啤酒瓶玻璃酒瓶脆、硬、重,携带和启用均不方便。同时玻璃的生产也是一个高能耗、污染的过程。但是用塑料瓶装啤酒时,啤酒保质期只有

4、一个月左右。中科院化学所的科研人员使用P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复合合成技术,将有机蒙脱石与PT单体一起加E到聚合釜中,成功地制备了纳米塑料。这种新型的纳米塑料盛装啤酒,保质期能达到4~5个月以上,且风味与新鲜瓶酒相差无几。在食品机械上的应用纳米技术在食品机械中的应用主要是作为食品机械的润滑剂、纳米磁致冷工质和食品机械原材料中橡胶和塑料的改性。纳米润滑油磁性液体中的磁性颗粒尺寸仅为10nm,因此不会损坏轴承,而基液亦可用润滑油,只要采用合适的磁场就可以将磁性润滑油约束在所需的部位,保证了机器的正常运转。改造食品工业传统原料纳米改进型橡

5、胶,各项指标均有大幅提高,尤其在抗老化作用上。其抗老化年龄能提高3倍,使用寿命长达30年以上,且色彩艳丽,保色效果优异。纳米过滤膜利用纳米过滤膜,可以分离某些高活性的蛋白质、肽类物质、维生素及矿物质等,且分离纯化效果良好。纳米过滤膜目前主要用于浓缩乳清及牛奶、调味液脱色、提取鸡蛋黄中的免疫球蛋白、回收大豆低聚糖、浓缩果汁及分离氨基酸等方面。纳米净水采用纳米孔径的过滤装置,可滤去水中的细菌、病毒,而保留矿质元素。自来水经过纳米技术净化后,质地清澈,无异味,成为高质量的纯净水,可以直接饮用。纳米食品的安全性问题虽然纳米技术在食品工业中得到了广

6、泛的应用,但是同采用任何新的食品接触材料一样,必须对食品产品中纳米粒子可能的释放以及这些材料对人类健康的安全性做出评估。目前,国际上尚未形成统一的针对纳米食品的生物安全性评价标准。欧盟日前发布关于纳米的草案,要求对采用纳米技术生产的食品在许可销售并添加标识前进行特别的危害评估,并且,一旦被允许消费时,必须加贴所有含纳米形式的成分,并在之后用括号注明“nano”。纳米技术在食品上的应用前景在食品消费趋向功能化、健康化、方便化、营养化的今天,食品已不仅是营养和能量的来源,还要起到维持人体健康和减少疾病的作用,而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的应用与开发为

7、食品工业提供了一项引领时代潮流的前沿技术。近年来纳米技术在医药中的许多研究成果正在逐步应用于食品行业,从而改进了食品工艺,并开发出一些新型食品。随着基因、食物与健康关系进一步确定,纳米技术将更全面地促进食品领域的发展。Thankyou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