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建住宅电气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

浅谈新建住宅电气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

ID:21455475

大小:6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22

浅谈新建住宅电气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_第1页
浅谈新建住宅电气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_第2页
浅谈新建住宅电气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_第3页
浅谈新建住宅电气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_第4页
浅谈新建住宅电气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新建住宅电气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新建住宅电气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列举了新建住宅小区建筑电气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和原因分析,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和国家相关规范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建筑电气工程;质量问题;防治措施  Abstract:liststheneainqualityproblemandreasonanalysis,binedeasures.  Key;Preventionandcontrolmeasures      :F407:A:    十一五期间,随着国民经济的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住宅建设正朝着“适用性、安全性、智能性和健

2、康性”全方位、高层次的方向发展。在住宅开发中,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不当会导致上述基本要素不能完全实现。所以,对建筑电气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讨论、总结并提出防治措施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本文就以下七个方面来分析和探讨。  1、防雷、接地  1.1通病  ①屋面金属物(管道、铁梯、设备外壳等)未与防雷系统相连。②插座接地线从一个插座串接另一个插座。③设备的“地排”未与接地干线直接连接,而是经过支架、槽钢等过渡,接地线位置,截面积都不祥。④多层住宅采用TN-S系统时,进线在总表箱处未重复接地,(小)高层住宅未在配电间做总等电位连接箱(MEB)

3、。⑤防雷接地测试点不设暗箱、设置高度随意;测试扁钢不设测试用螺栓。⑥引下线、均压线、避雷带搭接处有漏焊、错焊、夹渣、焊点、焊瘤、虚焊、咬肉、未除焊渣等缺陷。⑦用螺纹钢代替圆钢作搭接筋;直接用对头焊接的主筋作防雷引下线。  1.2原因分析  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焊接技术不高;施工员对《防雷与接地安装》2003合订本、GB50169-2000《接地装置》执行力度不够。  1.3防治措施  ①屋面金属物应与引下线相连。②插座接地线接入插座端子前采用焊接或“T”接,避免由于端子松动造成后续插座接地失效。③设备“地排”须与接地干线直接连接,基础

4、槽钢应跨接接地并有接地标识。④TN-S系统的PE线在总表箱处应重复接地,(小)高层在配电间应做MEB,在每个卫生间做LEB。⑤测试点设250×180×160箱墙内暗装、高度统一。当设计无要求,箱底距室外地坪500mm。测试扁钢头打φ10孔配φ8螺栓或蝶形螺母平垫弹簧齐全,箱口有明显接地标记。⑥无职业上岗证人员一律不得进行电焊操作,加强焊工技能培训。⑦禁用螺纹钢代替圆钢作搭接筋,在引下线主钢筋对头碰焊处按规定补一搭接圆钢。  2、线管(钢管、PVC管、FPC阻燃管)敷设  2.1通病  预埋PVC线管时不是用塞头堵管口,而是用火烧夹扁封

5、口或钳子夹扁拗弯封口。两根以上电线管并排或两排紧贴捆绑暗埋于柱中,电线管多层(三层以上)重叠埋于梁板内,甚至高出梁板面筋层“浮于”混凝土面上。电线管埋墙太浅,甚至埋在抹灰层中。管子出现死弯、压折、凹痕现象。电线管进入配电箱,管口在箱内不顺平、露出太长,管口不平整、长短不一。  2.2原因分析  电气施工人员对有关规范(1)不熟悉。工作态度马虎、图方便省事,不按规定执行,施工员管理不到位。建筑设计布置和电气专业配合不够,造成多条线管路径在同一狭窄平面或立面上。  2.3预防措施  ①预埋PVC线管时,禁用火烧封口、禁用钳子夹扁管口拗弯,

6、应用符合管径的PVC塞头封盖管口,并用胶布绑扎牢固。②电线在梁板、柱内不能并排(或两排)紧贴捆绑暗埋,施工中可以将钢筋班组常用的混凝土垫块分别夹在电线管间固定,以保持一定间隙利于混凝土浇注,从而减少对结构承重能力的影响。③电线管埋入砖墙内,离表面不应小于15mm,管道敷设要“横平竖直”。④线管弯曲半径(暗埋)≥10d,管子弯曲要用弯管机或弹簧使弯曲处平整光滑,不出现扁折、凹痕现象。⑤电线管进入配电箱要平整顺直,统一露出3~5mm,管口要用护套并锁紧箱壳。  3、导线穿管、连接、包扎与色标  3.1通病  ①穿线后才装护口,护口只起装饰

7、作用;管内导线数量过多,穿线困难,管伤线损。②多股导线不用铜接头,直接作成“羊眼圈”状;接头不搪锡,螺栓少垫圈、簧片等。③与开关、插座、配电箱的连线端连接时,一个端子上接几根导线。④线头祼露、导线排列不齐;剥线工具把导线剪伤,线芯留下横向伤痕;未捆绑包扎。⑤配线用的导线颜色混乱,给今后线路检修留下不便和隐患。  3.2原因分析  操作人员思想不重视,对导线布线、连接、包扎的工艺和工序不熟悉,与电气设计要求不一致,对各种颜色导线需求量统计不准、随便替代。  3.3防治措施  ①导线穿管时管口需要安放护口后才能穿线;管内接线总截面积占管内

8、总截面积比率应≤60%,以有利于顺利穿线和导线散热。②多股导线的连接应用镀锌铜接线压接,尽量不要做“羊眼圈”;若要做时,也应均匀搪锡。③在接线柱和接线疯子上的导线连接只宜1根;若需接2根,中间要加平垫片;禁止3根以上的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