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文钞》版本源流考述

《唐宋八大家文钞》版本源流考述

ID:21458617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2

《唐宋八大家文钞》版本源流考述_第1页
《唐宋八大家文钞》版本源流考述_第2页
《唐宋八大家文钞》版本源流考述_第3页
《唐宋八大家文钞》版本源流考述_第4页
《唐宋八大家文钞》版本源流考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唐宋八大家文钞》版本源流考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唐宋八大家文钞》版本源流考述  摘要:“唐宋八大家”之名最终成于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自明万历七年茅坤编成《唐宋八大家文钞》初刻刊行,次第有各种重印本、重刻本、翻刻本、精校“通行本”、评点本等等。文章详细地考述了《唐宋八大家文钞》版本源流的基本脉络。  关键词:唐宋八大家文钞;茅坤;茅一桂本;方应祥刻本;茅著;评点本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位古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合称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唐宋八大家文钞》则是辑录这八家散文精品的一部有影响的选本。南宋以降,集“唐宋八大家”为唐宋古文之整体代表的趋势不断加强,自吕

2、祖谦《古文关键》起,次第经谢枋得《文章轨范》、朱右《唐宋六家文衡》、唐顺之《文编》和《六家文略》、归有光《四大家文选》以及陆粲《唐宋四大家文钞》越来越明显,而“唐宋八大家”之名最终成于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  茅坤(1512-1601),明代散文家。字顺甫,号鹿门,浙江归安(今吴兴)人。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官至广西兵备佥事。茅坤文武兼长,雅好书法,提倡学习唐宋古文,反对“文必秦汉”的观点,至于作品内容,则主张必须阐发“六经”之旨。  明万历七年(1579)仲春,茅坤编成《唐宋八大家文钞》(以下简称《文钞》)并初刻刊行。茅坤亲自撰写总叙和论例,侄茅一桂负责校勘,

3、甥顾尔行题辞。史称“茅一桂本”。茅氏此书,一时“盛行海内,乡里小生无不知茅鹿门者”。全书共一百四十四卷,计收入韩愈文十六卷、柳宗元文十二卷、欧阳修文十二卷、王安石文十六卷、曾巩文十卷、苏洵文十卷、苏轼文二十八卷、苏辙文二十卷。卷首有《总序》、《论例》,各家文章前有小引和本传,题“归安鹿门茅坤批评”。《欧阳文忠公文钞》后未附《五代史钞》和《新唐书》。半页九行十九字,白口,白鱼尾,左右双边,版心间有刻工与字数,刻工有傅汝光、付机。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记载:“其书初刊于杭州,岁久漫漶”,丁丙《善本??室藏书志》:“万历己卯刊版杭州,故无《五代史钞》附入。”可知,万历七年的初

4、刊本刊刻于杭州。  《文钞》初刊本行世近五十年后,崇祯元年(1628),在山东学政方应祥的主持之下,与杭州小筑社的同仁一起重新校勘,并由小筑社刊印,再次出版了茅坤《文钞》,史称“方应祥刻本”。“方应祥刻本”在《欧阳文忠公文钞》之后,附入了《五代史钞》二十卷,《新唐书》两卷,全书共一百六十六卷,半页九行二十字,白口,四周单边。眉上镌评。封面镌“小筑藏板”。(“小筑”系指明万历年间活跃于杭州的文学社团组织“小筑社”)方应祥当时在官场和科场的良好声誉,是《文钞》日后成为明清两代流行的古文选本的关键。  “方应祥本”再版仅三年之后,明崇祯四年(1631),茅坤之孙茅著以其茅氏正

5、宗身份精校茅坤《文钞》之原稿,并由苏州金阊?硗蛱描饔。?这就是在清代被誉为茅坤《文钞》“通行本”的茅著刻本。茅著刻本四周双边,板框高宽为198*134毫米。题“归安鹿门茅坤批评,孙男?叔著重订”并有茅著《文钞跋》云:“虎林本行世既久,不无模糊。……虽读父书,希绍祖业,用是与舅氏吴毓醇重加考校,精于杀青。”末署:“岁在辛未,跋于虎丘之卧石轩”。此茅著刻本奠定了茅坤《文钞》在唐宋古文选本中的经典地位。  另据《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著录:“唐宋八大家文钞九种一百六十四卷(明)茅坤辑评,明崇祯四年(1631)金阊簧玉堂刻本,六十卷,九行二十字,白口,四周单边,眉上镌

6、评,封面镌金阊簧玉堂梓。是刻较方应祥刻本少《新唐书》二卷。”“板框高宽为202*135毫米”。这一版本应为茅著刻本的明末翻刻本。  进入清代,茅坤《文钞》得以继续刊刻和流传。据历代书目志和当代各类古籍目录可知,茅坤《文钞》在清康熙年间有两次大规模的刊刻记录,而且均由当时较为有名的私人书坊云林大盛堂刊行。  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苏州私人书坊云林大盛堂翻刻崇祯四年(1631)茅著重订本《文钞》,这一版本在当时颇有影响力,除了盛行全国外,也流传到了海外,传入日本和韩国。  或许是广为流传的缘故,也仅仅隔了三年,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何焯又重新校勘了茅著重订本,并

7、为此新版《文钞》撰写了重刻序:“旧板漫灭,重梓以问世。夫周秦汉之文尚矣……康熙丙戌年(1706)冬月长洲后学何焯屺瞻撰。”可能是出于前一版已在读者中形成了良好影响力的考虑,这一版仍旧交付云林大盛堂进行刊刻。这一版《文钞》,全书一百六十四卷,十行二十四字,四周单边,白口,单黑鱼尾。  清前期,由云林大盛堂刊印的这两个翻刻本,是迄今为止流传最广、海内外现存最多的茅坤《文钞》清刻本。清中后期还曾出现安徽聚文堂刻本,也同样是采用了茅著本为底本。  又,康熙四十八年(1709),张伯行编刻《唐宋八大家文钞》,虽与茅坤《文钞》同名,体例也大体一致,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