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ID:21464551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2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_第1页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_第2页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_第3页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_第4页
资源描述: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新课标》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提法使我深刻体会到: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上是多么的重要。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因此,学生有无收获与发展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唯一标准。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数学课堂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很多,下面我想就从以下三点来谈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通过组内活动交流,增强同学的参与意识,提高课堂有效性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条件。在课堂教学中

2、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11、12岁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萌芽阶段,善于和同学沟通,愿意把自己的见解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在数学课堂上,我充分的运用了学生的这一优势,跟学生充分的时间,与同学交流。我的做法:我班51名学生,根据班级学生数学能力水平的不同,每组3个人,1号学生数学学习水平优秀。2号学生数学学习水平处于中等。3号学生是数学学习上有困难的。运用:1、新授课:对新授知识的难点理解上有争议的情况出现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组内进行交流。例如:2号同学讲方法,1号同学补充,3号同学提出不明白的问题,1、2号同学解答。2、复习课:

3、考试卷中有出现错题。我们往往在组内进行讲解,由错的同学讲题,正确的同学讲解,如果有错题,组内都搞不懂的情况下,由1号同学负责整理。组内讨论结束后,汇报给老师,在班级统一讲解。好处:充分发挥组内之间的作用,便于教师管理与学生交流。这种组内交流的方式,既发挥了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提高了学习效率,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二、生生交流,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课堂教学中除了教师就是学生了,学生之间的交往占据了课堂交往活动中很大的空间,这种同伴之间的交往包括着合作、鼓励和竞争,并可能产生正的或负的效应。学生之间不同形式的交往是影响学习氛围的重要因素。因此,创设和谐的人际关

4、系,除了师生关系外,还包括同学之间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良好的生生关系能激发起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习的效率。例如,我在教学“多边形的内角和”这一节时,在引导学生从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连对角线,把n边形分成n-2个三角形,再利用三角形内角和为180°求出内角和为(n-2)·180°。然而却有一个学生突发奇想,他不从顶点出发,而是从边上任意一点出发连接其他顶点分成n-1个三角形。我没有说这位学生方法不正确或方法太笨,而是和他一起对话交流,鼓励学生说理,找出这样作出n-1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比n边形的内角和多180°,应减去多余的180°,结果还是(n-1)·

5、180°-180°=(n-2)·180°。这样不仅尊重了这个学生的奇思怪想,使这个学生受到了鼓舞,也激起其他学生的探究热情,他们从多边形内部一点,外部一点或一边延长线上一点连接其他顶点来说明n边形的内角和是(n-2)·180°,使这堂课非常成功。三、构建知识网,讲练结合,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数学知识之间有着内在的衔接,教师在教学中讲求精讲多练,要在“精讲”上下功夫,教师要统揽教材,对所教的科目,在头脑中形成框架,构建知识网,教师不但自己做到构建知识网,也要引导学生做知识结构图,使学生对每一部分的知识做到心中有数。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例如在复习课中我注重帮助学生把分散在各章节中有关的

6、数学知识上下串联,左右沟通起来。数学复习课的教学要做到以下几点:功在课前,变在课中,化在课后。功在课前,是指复习课的备课既要考虑学生的学情,又要考虑知识点的覆盖面,做到清晰、详实、全面。变在课中,是指在复习课的教学中,要抓住一根主线,通过变式训练,将所有的知识点串在这根线上,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又能注重知识的动态生成,达到节时增效的目的。化在课后是指学生课后作业的练习,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不能漫无目的,盲目布置,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要根据学生课堂教学中反映出来的学情,布置一些学生学习中的困惑点、练习中的易错点,这样的课后练习,才是最优的,富有针对性的,才能达到教学最优化的目的。

7、“教法无定法”只要教师勤动脑,多总结,相信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会更进一步,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有所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