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阅读教学中的“负效生成”

探析阅读教学中的“负效生成”

ID:21472641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2

探析阅读教学中的“负效生成”_第1页
探析阅读教学中的“负效生成”_第2页
探析阅读教学中的“负效生成”_第3页
探析阅读教学中的“负效生成”_第4页
探析阅读教学中的“负效生成”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析阅读教学中的“负效生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探析阅读教学中的“负效生成”【】小学阅读教学中的负效生成指的是延缓、阻碍有效的生成,甚至偏离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的生成。负效生成也是课堂动态生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该辩证对待,运用教育智慧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转化为课堂有效生成的可利用资源,促进有效生成,成就精彩课堂。本文分析了负效生成的表现和特点,探讨了应对“负效生成”的若干教学策略。  【关键词】阅读教学;负效生成;应对策略  【】G623.23【】B【】1001-4128(2011)03-0186-02    叶澜教授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

2、推进过程,一方面不可能百分百的预定行进,另一方面从预设到教学,本身就是个动态生成转化的过程。因而,阅读教学中动态生成的过程就是师生、生生、生本交互作用的过程,包括正效的、负效的和零效的生成。负效生成指的是延缓、阻碍有效的生成,甚至偏离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因此,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应该尽量避免负效生成;即使出现负效生成,也需要积极化解。  1阅读教学中的“负效生成”的典型表现  1.1偏离了文本价值的取向。语文作为人文学科其价值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提升精神境界、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等,这也是语文学科的生命旨

3、归。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为把握“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为“珍视学生独特的理解和感受”,为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常会对学生片面的乃至于挂一漏万的与众不同的回答、多元理解和独特感受予以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有时甚至对某个问题的解读出现了截然不同的回答或者不着边际的诠释,殊不知这早已远离了文本本身的价值取向。前个学期我听了一位老教师的课,讲的是人教版第十册第8课《三克镭》。该教师竟也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在课文分析即将结束时,教师在黑板上板书了两行字:人生态度:(1)利人利己的实惠主义者。(2)毫不利己的理想主义者由居里夫人所提到

4、的这两种人生态度让学生展开讨论,学生开始的回答都是褒扬居里夫人“醉心于事业而毫不利己”的精神,但教师仍未收场,让学生继续发表不同看法。结果有学生说出:“居里夫人的做法不可取!她把镭的提纯技术公布于世而不收取任何费用,以至于她没钱买镭来完成后面的研究工作。”教师对这一不同看法大加赞扬之后,其他学生便顺着教师的思路,认为居里夫人应该做一个“利人利己的实惠主义者”。现代心理学也指出,尽管一生一世界,尽管他们都有专属自身的感觉和经验世界,但客观地存在认识和理解的偏颇与缺失。  1.2忽视了文本重难点的学习。“文本是学生课堂学习

5、的凭借”(崔峦语),它蕴含着教材体系中该篇课文的知识点、能力点及其情感因素,是课堂学习的重点所在。但在教学实践中,有些老师面对始料未及的情况,缺乏即时应变的教育智慧和处理机制,在学生的不断发问下被动应招,一招失算,步步偏离,把学生在课堂上未有预料地回答、横生枝节的言行不加选择、被动地视作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并且不惜时间大做文章,殊不知此举忽略了文本重难点的学习,也使教学走向了误区。  1.3冷落了学生群体的需求。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我们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不

6、能以牺牲多数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代价。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在关注课堂生成时却忽视了面向全体学生,有时只是学生的个别问题,或者引发的争议内容,教师即如获至珍,又是组织学生查资料,又是开展小组合作,致使群体学生做陪客,兴趣杳无。其生成自然难以调动起学生群体的积极性,学生也就难以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状态下中进行阅读实践。  1.4漠视了学生当下的水平。生成不是盲目地生成,一个最前提的条件就是学生当下的学习水平。只有建基学生当下,才能实现“跳一跳摘到桃子”。一旦超越,就生成不了;低于这基点,也就无所谓生成了。在教学中有些教师舍得花时间去

7、解读文本、精心预设教学流程,却忽视了最主要的教育对象学生,忽略了对班级学生整体发展水平和个体差异的了解,因而在预设和教学中就出现了超过学生现有认知发展水平和能力的情况,学生即使“跳一跳也摘不到桃桃子“,或者“不用蹲下来就捡到了玉米”,教学也就无法达成预期。  2辩证看待阅读教学中的“负效生成”  语文课标指出:动态生成是对教学过程的预设性、计划性、规定性的一个重要补充和修正。教学中常也会生成些意料之外的新信息、情景、思维和方法,尤其是师生积极主动性充分焕发时,实际的教学远比预设的丰富多彩。现代汉语词典对“动态”定义为“

8、事情变化发展的情况”,“生成”定义为“在新的情境中产生”。从课堂教学角度来诠释,“动态”是相对于静态而言,它是指教师、学生、环境、资源等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多元因素互相关联,交互作用,从而构成复杂多变的教学过程。基于此,负效生成是课堂动态生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负效生成是伴随在阅读教学的知识传授、能力发展、师生生命成长的整个过程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