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课堂提问设计的策略与方法

初中物理课堂提问设计的策略与方法

ID:21475256

大小:2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2

初中物理课堂提问设计的策略与方法_第1页
初中物理课堂提问设计的策略与方法_第2页
初中物理课堂提问设计的策略与方法_第3页
初中物理课堂提问设计的策略与方法_第4页
初中物理课堂提问设计的策略与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课堂提问设计的策略与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初中物理课堂提问设计的策略与方法  摘要:提问是课堂教学的方式之一,设计课堂提问,是提高?n堂教学效果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本文拟就此问题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浅见,以期能够抛砖引玉。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提问;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284-02  1.课堂提问的策略  教师的提问必须问在学生有疑之处。有些问题表面看学生好像没问题,换个角度提问,就出现问题,实质是学生自觉无疑问,实则有疑问。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疑问,教师可以采取一种逆向思维的方法,反其道提出问题,在教学策略上我们可以称它为变换提出问题角度的策

2、略。如:“光的传播”一节课,教材上这样提出问题的:“光源发出的光是怎样传播的呢?”教师如果按照教材上的问题原封不动地提出,可以想像,学生面对一个他早已熟悉的问题,猜想和假设会很快趋向一致,探究兴趣当然也就降低很多。教师若变换提问的角度,提出“大家都知道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在哪里不是沿直线传播的呢?”这样的问题是学生不熟悉,很快会引起他们的注意。再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一节课,教材上这样提出问题的:“声可以怎样向外传播?”一位教师提出问题采取逆向提问的方法,提出:“哪里不能传声呢?”这样的问题学生就要深入思考才可能回答,容易激起他们的探究热情。  变换角度提问,除了可以反过来问

3、之外,还可以采取变换问题的方法。如,在“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一节课时,由于用速度表示运动快慢的问题,学生很熟悉,一位教师采取了变换问题的方法。提出“为什么用速度来表示运动快慢呢?可不可以用其它量表示运动快慢?”这个变换的问题,恰是学生疑问之处,也是要解决的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可不可以用其它量表示运动快慢?”这个问题又具有开放性,为下面的探究开了一个好头。  初二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对有趣问题易于引起注意,并能保持较长时间的关注,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一定要生动、有趣,同时还要难度适当。问题过于简单会让学生失去探究的欲望;问题过难又会让他们感觉高不可攀。

4、要让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感兴趣,教师可以采取创设丰富问题情境的教学策略。  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有多种渠道,可以采用源于学生生活的问题和有意义的提问,用"见怪不怪"的生活经验形成问题;用手脑并用的物理实验形成问题;精心设计的课堂讨论形成问题;以意料之外的计算结果形成问题;以真实可信的物理史实形成问题;以丰富的网络资源及多媒体课件形成问题等等。如,教师在讲声音传播一节课时,以新闻材料入手提出问题:"最近,美国又研制成功了一种新型武器――声波枪,你们听说过么?"这个问题联系社会问题,又是学生前所未闻的事,很容易一起他们的兴趣,自然学生也就很快进入教学要引导探究问题之中。  再如,在讲探究平面

5、镜成像特点一节课时,教师可以采取魔术表演引入探究,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在讲乐音和噪声一课时,教师可以采取由同学用音乐瓶演奏乐曲的活动入手引入探究问题。用乐器演奏学生不新鲜,但用音乐瓶演奏,他们却感觉到很有趣,他们很想知道瓶子里装上水发生这神奇变化的原因,也就为下面探究开了个好头。  引导学生提问,教师的教学策略就是要实施应具有使问题开放的引导语。如:你想知道什么?你发现了什么?等。如,在“探究熔化与凝固的条件”一节课,教师采取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教学设计。教师首先给出了一春暖花开时节,冰冻河水开始熔化的画面。学生很快就说出了这自然现象是物质有固态变为液态的变化过程。接下来,教师问:“关于

6、冰化成水,你们想知道些什么?”接下来学生们提出了很多想知道的问题,教师将他们的问题一一列举出来,明确本节课要探究的问题。  2.课堂提问的方式  2.1联系学生的知识,层层深入的提问。例如:在讲解升华和凝华的过程中,要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舞台上白雾的现象,绝大多数学生都会认为白雾是干冰升华,看到的是二氧化碳,这时我设计了下面的一些问题:白雾是不是二氧化碳?(少数同学在提醒以后会再次认真的思考一遍);我们曾经学习到,我们人眼看见的白雾通常是什么?(学生回忆:是小水滴);小水滴是哪里来的?(是由水蒸气变来的);水蒸气是哪里的?水蒸气变成小水滴是什么物态变化?是吸热还是放热?(将学生引导到液化

7、放热);放出的热量被谁吸收了?(学生很自然的想到干冰升华成二氧化碳是吸热的。这样"白雾"的现象就得到了圆满地解释。  2.2物理知识应用式提问。例如:在学习声现象这一章中的声音的特征时,对于音调的理解,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探究了尺子发声的音调,让学生知道同一件物体发声的方式不同音调就不同,于是向学生提问:生活中有哪些实例可以说明这一点的?(由学生举例:向水瓶中灌水的过程听到的声音音调不同);由此可以联想到玻璃被中放上不同量的水,发出的声音音调也不同,敲击杯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