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糖尿病患者的中医辨证施护

浅谈糖尿病患者的中医辨证施护

ID:21498125

大小:6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22

浅谈糖尿病患者的中医辨证施护_第1页
浅谈糖尿病患者的中医辨证施护_第2页
浅谈糖尿病患者的中医辨证施护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糖尿病患者的中医辨证施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糖尿病患者的中医辨证施护罗丽萍(武汉市中医医院急诊科430000)【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6-0413-02【摘要】糖尿病是一种分布于全世界,患病人数最多,治疗效果较差的疾病。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糖尿病的发病率都在增加,并且呈现急剧上升的趋势。糖尿病的控制需要医人员,患者及家属的共同努力,这既要求患者及家属掌握糖尿病相关知识,积极配合医护人员,主动散瘀治疗,因此做好糖尿病病人的护理工作对保证糖尿病治疗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治疗目标

2、是防止急性糖尿病并发症,避免和减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关键词】糖尿病辩证施护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症[1]。中医认为糖尿病属于消渴范畴,临床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为主要特征。病位在肺、胃、肾等脏腑,其病因为禀赋不足、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等所致,且常常相互影响。中医将消渴分为上消,中消,下消,各具有临床特点,《证治准绳•消瘴》在前人的论述基础上对三消的临床作了规范,“渴而多饮为上消(经为膈消),消谷善饥为

3、中消(经为消中),渴而便数有膏为下消(经为肾消)”[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发病率逐年增高。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对糖尿病患者除实施一般护理外,还结合中医寒热温凉四性,形成了一套糖尿病患者的辩证施护原则。1.上消1.1证属:肺热津伤,症见烦渴多饮,口于舌燥,尿量频多,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治则为清热润肺、生津止渴。1.2辩证施护:①瞩患者饮食宜清淡,宜食用黄瓜、丙瓜、猕猴桃等果菜,禁食辛辣燥热之品;②食疗:百合粥百合12克大米150克葛根10克,把百合撕成瓣状,葛根切片,大米洗浄,葛根放入

4、锅内,加水500毫升,煎煮30分钟,除去葛根,放人大米、百合,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煮30分钟即成。每日1次,每次食粥50克,分3次吃完。1.中消2.1证属:胃热炽盛型,症见多食易饥,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苔黄,脉滑实有力,治则为清胃泻火,养阴增液。2.2辩证施护:此型一般同上消,饮食护理更为重要,对多食易饥者,可用南瓜、豆渣、玉米、芹菜、韭菜等,并加用山药2009,猪胰I具同煮,作为食疗,但应注意控制总热鼍的摄入。形体消瘦者,宜进食瘦肉、猪肝、蛋类、鸡、乳类等增加营养。忌食土豆、山芋、芋头、香蕉、藕、蜜饯等含糖高

5、的食物。同吋加强精神护理,避免紧张、恐惧,要让患者了解糖尿病S前是一终生性疾病,只冇坚持运动,节制饮食,坚持合理用药、监测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内,才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否则易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慢性进行性病变,引起功能缺陷及衰竭。2.下消下消往往是糖尿病历经治疗或失治后出现的临床症状,分肾阴亏虚、阴阳两虚两型。3.1肾阴亏虚者症见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或尿甜、口干唇燥、舌红、脉沉细数。治则为滋阴固肾.3.2阴阳两虚者症见小便频数,混浊如膏,甚至一溲一饮,面色黧黑。耳轮焦干,腰膝酸软,形寒畏冷,阳蒌

6、不举,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治则温阳滋肾固摄。3.3辩证施护此两型一般护理同前,尤苏要注意休息,劳逸结合,可根据病情和体力,指导病者做一些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气功等,注意观察患者的视力、血压、心脏、皮肤等全身症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卫生,趾端每曰用2%软皂水泡洗、保温,饮食控制宜因人并根据尿、血糖变化而异,荤素搭配.根据辨证分别予以食疗。如肾阴亏虚者可予山药509、山萸肉129、黄芪309、黄精509、石斛509、糯米1509煎粥饮,每日1次,阴阳两虚者可予生地黄309、黄芪309、山药

7、309、金樱子309、芡实509、糯米1509煎粥饮,每日1次,作为食疗常服人冇裨益。1.总结消渴病是现代社会中发病率甚高的一种疾病,除药物治疗外,注意生活调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如《儒门事亲•三消之说当从火断》说:“不减滋味,不戒嗜欲,不节喜怒,病已而复作。能从此三者,消渴亦不足忧矣。”其中,尤其是节制饮食,具有基础治疗的重要作用。因此,在给予患者药物治疗外,应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如在保证机体合理需要的情况下,应限制粮食、油脂的摄人,忌食糖类,饮食宜以适量米、麦、杂粮,配以蔬菜、豆类、瘦W、鸡

8、蛋等,定时定量进餐;戒烟洒、浓茶及咖啡等;保持情志平和,制定并实施有规律的生活起居制度。使人部分患者掌握消渴病的一般防护知识,对战胜疾病产生信心,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参考资料[1】尤漿明,吴琪.内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13.[2】周仲英.中医内科学[M].第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42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