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法律中彰显的民本思想

浅析我国法律中彰显的民本思想

ID:21498231

大小:5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2

浅析我国法律中彰显的民本思想_第1页
浅析我国法律中彰显的民本思想_第2页
浅析我国法律中彰显的民本思想_第3页
浅析我国法律中彰显的民本思想_第4页
浅析我国法律中彰显的民本思想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我国法律中彰显的民本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我国法律中彰显的民本思想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我国法律中的民本思想日益深入人心。一部部体现关爱生命、尊重人权、关注民生、注重民权、以民为本思想的法律相继问世。民本思想的脉络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非常清晰地显露出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第三十三条第二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第五条第五款: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可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民本思想的发源之地;有史以来,民本思想才在法律中初露端倪。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历史上任何统治阶

2、级的法律最本质的区别。《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自2007年1月1日起将死刑复核权收归最高人民法院管辖。《刑法修正案(八)》取消十三种死刑罪。这些法治理念的改进和彰显时代特色的法制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我国法律尊重人权、关爱生命、关注民生、以民为本、立法为民、为民执法的民本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对权益的保护“向女性倾斜”《中华人民共和国环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法》等,使我国法律关注民生的范围日益扩大。《法律援助条例》就是为了贯切落实“法律面前

3、人人平等”的宪法原则,确保每个公民不因经济困难而请不起律师、打不起官司;就是为了切实保障诉讼案件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促进司法公正,体现了国家从制度上切实保障公民的人权,确保司法平等和公正原则的实现。《法律援助条例》第三条明确规定: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积极措施推动法律援助工作,为法律援助提供财政支持,保障法律援助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是我国首次以法规的形式明确把各级政府建立和实施法律援助制度的责任上升为法律义务。法律援助体现的是政府对贫弱者的关心和帮助,是政府为当事人聘请法律援助人员,为贫弱当事人购买法律服务。字里行间,这份体恤民

4、情、关爱民生、注重民权的法律人文情怀跃然纸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健身条例》的最大特点就是“以人为本”,尤其强调了对青少年体育健身的重视,比如,第二十一条和二十二条分别明确规定:“学校应当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一小时体育活动”、“学校每学年至少举办一次全校性运动会”。《条例》还明确规定“学校应当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曰向学生开放体育设施。”这些让人民“健康、快乐”,从而增加幸福指数的条款,无不是民本思想的凸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更是我国法律人性化、法治文明、法律保障人权的人文性、法律中以民为本思想的进一步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是对我国公民私权保护

5、的1大突破,开创私权保护之先河。《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等,全力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并向保护劳动者一方倾斜。《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民众意识真正上升为国家意志成为国家法律。公民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的权利都受到保护。它进一步完善了我国法律体系尤其是私法体系,是我国立法中彰显民本思想的重要里程碑。综上所述,我国法律在内容上有一条明晰的民本思想轨迹。二、立法程序上,公开透明,科学民主我国的立法工作,随着不断扩大公民对立法的有序参与,切实做到集思广益、凝聚

6、共识,使我们制定的法律法规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共同意愿。立法程序上的公开透明、科学民主,为我国法律内容上确立的民本思想提供了保障。(一)开门立法2001年1月1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根据委员长会议决定发出通知,全文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修正草案)》,广泛征求对婚姻法的修改意见。截至4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共收到对婚姻法修改意见的来信、来函、来电等约4000件。对重婚、家庭暴力、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夫妻财产制、子女探视权、离婚损失赔偿等作出了新的规定。我国婚姻法的修订,公开透明,既是我国传统家庭婚姻观念的变革,也是民众意识的反映,更主要的

7、是民本思想的体现。(二)民主立法200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专门就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过程中引进立法听证作出明确规定,听取意见可以采取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这是对民主立法的法律鼓励,它有效地促进了近年来立法过程中民主机制的引入。《物权法》自1998年起草,2002年12月——2007年3月,历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八次审议通过。物权立法是一次范围广泛、时间持久的民主立法实践。物权法草案在调查研究、座谈讨论、征求意见、收集民意、激烈争论、反复修改后进入五年来的第八次审议通过。这是全国人大立法史上第一部进入八审的法律草案,也是审议次数最多的法律草案。时

8、间和数字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