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孔子“正名”思想

浅谈孔子“正名”思想

ID:21501139

大小:2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2

浅谈孔子“正名”思想_第1页
浅谈孔子“正名”思想_第2页
浅谈孔子“正名”思想_第3页
浅谈孔子“正名”思想_第4页
浅谈孔子“正名”思想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孔子“正名”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孔子“正名”思想  【摘要】“正名”是孔子阐述其政治思想的逻辑起点。孔子主要从“正名”的功能性层面对其进行了解说。孔子的“正名”主张不仅在古代具有稳定秩序之意义,而且在当代也是如此,尤其是对正处于转型期的当代中国而言,更是如此。  【关键词】“正名”思想;产生背景;内涵释义;现实意义  孔子是我国古代名学史上最早提出“正名”主张的思想家,是我国先秦名学思想的开创者。孔子“正名”主张自提出之日起,已经被讨论了两千多年。然而,随着时代的更迭和社会的进步,人们总能从孔子“正名”主张中获得新的认知与不同的解读,其根源就在于“正名”

2、是任何有序社会都必须正视的重要问题。  一、孔子“正名”思想的产生背景  孔子“正名”思想的提出,与我国先秦时期特殊的社会政治历史背景密切相关。一方面,随着旧的经济政治秩序遭到破坏、瓦解,以“礼”为中心的奴隶主上层建筑趋于崩溃,传统的社会伦理纲常观念发生了激烈变化,使得原有的“实”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另一方面,由于封建主刚刚走上政治历史舞台,新的经济政治伦理秩序尚未建立和完善,与新的“实”相应的新的“名”还未制订出来。这样,原有的“名”与新的“实”之间就出现了“相离”、“相怨”现象。  因此,名实散乱现象的存在,不仅会影响到

3、人们正常的思想交流,而且关涉到政治伦理秩序的确定、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致治。名实必须一致,这是一种社会性要求。“名实当则治,不当则乱”。孔子认为“礼崩乐坏”的春秋乱世从表面上看,是西周礼制与政治体系日趋松懈带来的,而本质上却是道德与伦理的不断毁坠造成的。孔子企图通过重建礼制规范下的道德伦理体系,来缓解春秋时代的政治危机,而这种重建道德、伦理体系的治理“乱世”的路径,必须要从“正名”开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孔子首倡“正名”主张,实是对当时社会现实需要的一种积极回应。  二、孔子“正名”思想的内涵释义  “正名”是孔子阐述其政治思想

4、的逻辑起点。通观《论语》全文,孔子并未直接对这一关键词进行解释和说明,即他没有明确地说“正名”是什么,而是谈“正名”要做什么以及能做什么。在孔子看来,“正名”也就是要对社会成员的行为进行规定。就当时的社会、政治生活而言,社会成员的角色和身份主要呈现在家庭、社会以及政治体系两个层面。因此,“正名”也主要体现在这两个层面:一为每个社会成员在家庭和社会中都必须有与之相对应的地位和名分,这是构建整个社会秩序的基础;二为从政者、为政者在政治体系中必须有与之相对应的地位和名分,这是政治秩序得以运转的基本条件。前一个层面的“正名”是因社会成

5、员在家庭中的血缘关系而自然获得,后一个层面的“正名”是通过得到社会其他成员的接受与认可而获得的。每个社会成员在家庭中,或为父或为子,在政治体系中,或为君或为臣。因此,在孔子看来,“正名”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具体来说就是君事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父事子以慈,子事父以孝。  概而言之,孔子主要从“正名”的功能性层面对其进行了解说,认为“正名”就是社会成员要明确自己在家庭、社会和政治体系中的身份和地位,并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这样社会生活才能够井井有条,政治秩序才能够安定有序。  三、孔子“正名”思想的现实意义  (一)孔子

6、“正名”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孔子及其儒家学派的思想体系一直以来都是以道德政治化、政治道德化为基本特征,所以两千年来我国的政治伦理相当发达。今天,只有管理者首先认识和明确自己的身份和职责,切实做到以身作则,才能够推己及人,使人民各司其职,各尽心力于其事,进而促进整个社会安定和谐的向前发展。所以孔子说的“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在今天仍有其必要性。作为有志于治国兴邦的管理者,无论政治环境如何,也无论自己是否“得志”,都要根据具体身份去“正名”,都要尽合乎自己身份之心力。同时也希望各级管理者能通过自

7、身自觉遵循道德规范来推动整个社会伦理道德的振兴,通过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带动大家共同为社会负责任、谋福利,以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作为“民”来讲,也有个“正名”问题。民不能盲目攀比,而是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虽然一个人的能力有差别,但都应尽心尽力去完成本职工作,且能奉公守法,这就实践了民的名分。每个人都应该明白自己处在什么位置,是干什么的,应尽什么义务,要想做得更好,还应再怎么做。设想在管理者以身示范的情况下,万民皆如此,不但社会政治安定,经济亦将不断调整发展。  (二)孔子“正名”思想对加强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  当今中国在市场经

8、济促进了生产力高速发展的同时,人们的利他意识、发展生产的长远观点受到严重腐蚀,有些人也因此迷失了道德方向。除此之外,经济活动中的不法行为、不道德行为大有蔓延之势。所以,随着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经济伦理道德建设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而构建今日的经济伦理道德,最值得借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