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接发球技术的若干问题研究

网球接发球技术的若干问题研究

ID:21513545

大小:2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2

网球接发球技术的若干问题研究_第1页
网球接发球技术的若干问题研究_第2页
网球接发球技术的若干问题研究_第3页
网球接发球技术的若干问题研究_第4页
网球接发球技术的若干问题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网球接发球技术的若干问题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网球接发球技术的若干问题研究  摘要成功的接发球是比赛能够延续的保证,也是争取主动、掌控比赛的有效武器。接发球技术优秀的运动员,能给发球员施加较大的心理压力,成为本方摆脱被动、抢先进攻创造的有利武器。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现场观察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网球接发球技术的若干问题进行研究,对接发球技术环节、技术要素、技术分类等进行分析,就提高接发球技术水平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网球接发球技术对策  中图分类号:G845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比赛中,如果接发球不好,不仅会给对方较多的进攻机会,而且更重要的是常会引起自己心理上的紧张和畏惧,并造

2、成失误,甚至导致全盘皆输。反之,如果接发球接的好,不仅可以直接得分,而且还可以破坏对方的抢攻战术,把接发球技术变成战胜对方的有力武器。?樽约旱慕?攻创造有利的条件。当今网坛,发球技术向着速度更快、球更旋转、落点更精准的方向发展,这样势必要相应的提高接发球技术水平,才能与日益提高的发球技术相抗衡。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郑州市英邦体育网球俱乐部部分会员。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综述法  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针对接发球的基本技术、战术以及如何提高接发球水平进行资料归纳、分析。  1.2.2现场观察法  通过对指定俱乐部

3、会员的日常比赛及训练等的现场观察,对他们的比赛胜负关系及接发球技术运用效果等进行对比分析,以此做出分析,获取有关数据、得出相关结论。  1.2.3逻辑分析法  运用逻辑分析法对查阅获得的文献资料、观察获取的比赛数据等资料进行对比、类比、归纳演绎等。  2结果与分析  2.1接发球技术的重要作用  网球比赛的每一分都是由发球、接发球开始,比赛中接发球不好,除直接失分外,同时使自己技、战术也无法发挥,造成心理上的紧张和畏惧,乃至全局失败。如果做到得心应手的回击,则一切相反。接发球技术的好坏,关系到一个会合的胜负,它是网球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发球

4、的人绞尽脑汁要发好球,把握这宝贵的进攻机会时,接发球的人更要想尽一切办法来接好发球,破坏发球方所占的优势,从而将对抗带入自己理想中的相持球,甚至接发球直接得分。这种变被动为主动的打法,也就是所谓的防守反击。在比赛中,能处理好接发球,破得对方的发球局,就控制了比赛的节奏,为拿下比赛奠定良好基础。如果不能破发,将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无法拿到领先权,使比赛陷入苦战。  2.2接发球基本技术环节  网球接发球基本技术动作包括握拍方式、准备姿势与站位、击球和随挥跟进等四个环节。  2.2.1握拍方式  接发球的握拍方式应根据运动员的习惯选择合适的握拍法,主要

5、有大陆式、西方式、东方式和半西方等。大陆式握拍正、反拍不需变换握拍,其他三种握拍方式在进行正、反拍击球需变换握拍。研究发现,90%以上的运动员采用东方式握拍方式。采用东方式握拍法,应当在对方击球后即判断正手或反手击球,在向后小拉拍时更换握拍,要迅速及时、争取时间。  2.2.2准备姿势与站位  两脚开立成肩宽2-2.5倍距离,双膝深屈,脚跟离地,重心落在前脚掌上,拍头约与腰同高并指向对方,身体重心左右晃动,两眼紧紧的注视着对方的抛球动作,包括抛球的高度、方向和拍面等。如果对方拍面有角度即为切削发球,可准备向网前移动,也可以用耳朵听,旋转球有摩擦的声

6、音,而平击球则声音十分干脆,这样便于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接发球的位置上。前后的位置要根据对手发球方式和力量大小来确定,如接大力发球要站在底线后1-2米处,接其他发球一般站在底线前后即可。  2.2.3击球  接球时的击球动作与正常击球动作基本相同。当对方球发出后,接发球员要向预测击球点及时起动,迅速做出转体引拍动作,引拍后摆幅度大小要根据对方不同的发球来调整,握紧球拍,手腕固定,并向击球方向踏出异侧脚,同时,向前迎击球,击球点是在体前侧胸部高度处,对着球击出的方向,送出球拍,尽量加长球拍接触的时间,要像打落地球那样,做好随挥动作。对于快速来球,回球时多

7、数是采用阻挡式动作,即和截击球打法相似,引拍要简短,控制好拍面,绷紧手腕,把球挡回去。击球时,不论是球速快慢,从发球员抛球到接球员击球的整个过程,接发球员眼睛必须始终盯球。这一点,从现场观察的情况即可得到印证,高水平的运动员接发球时,注意力更为专注、判断时机较早、迎球击球现象明显。  2.2.4随挥跟进  击球后很少有随挥动作,拍头竖起,顺势结束在较高处,身体重心在前脚掌上,脚跟离地,跳步准备下次回击。  2.3接发球技术的不同运用  接发球分正拍和反拍两种接法,可打出上旋、平击、下旋等球。根据战术需要,还可以利用放小球或挑高球战术,也可以接发球上

8、网或接发球破网等。  2.3.1不同类型发球的接发球运用  (1)平击发球的接法。  接快速平击球,应站在底线稍后、外侧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