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洛酮联合血塞通制剂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纳洛酮联合血塞通制剂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ID:21516012

大小:69.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2

纳洛酮联合血塞通制剂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观察_第1页
纳洛酮联合血塞通制剂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观察_第2页
纳洛酮联合血塞通制剂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观察_第3页
纳洛酮联合血塞通制剂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纳洛酮联合血塞通制剂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纳洛酮联合血塞通制剂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观察陈慧娟(六安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安徽六安237000)【摘要】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血塞通治疗后循环缺血所致眩晕的疗效。方法治疗组给予纳洛酮联合血塞通治疗,对照组给予镇静及抗眩晕治疗,治疗组中的50例患者给纳洛酮4mg及血塞通0.4分别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10天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0%,对照组为42.0%。结论纳洛酮联合血塞通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有显著疗效。【关键词】纳洛酮血塞通后循环缺血眩晕【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

2、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4-0166-02【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NaloxoneCombinedXuesaitongtreatmentofposteriorcirculationischemiaduevertigo.ThemethodoftreatmentgroupgivennaloxonejointXuesaitongtreatment,thecontrolgroupwasgivenasedativeandanti-vertigotreatment,50patientsinthetreatmentgr

3、oupwereaddedto250mlof0.9%sodiumchloridesolutiontonaloxone4mgandXuesaitong0.4intravenousinfusiononceaday,10daysforacourse.Theresultsofthetreatmentgroupwassignificantlybetterthanthecontrolgroup,thetotaleffectiverateinthetreatmentgroupwas86.0%,42.0%inthecontrolgroup.ConclusionNaloxonejointX

4、uesaitongcycleaftertreatmenthaveasignificanteffectintheischemicvertigo.【Keywords】NaloxoneXuesaitongIschemicvertigo眩晕是一种运动性错觉,造成人与周围环境空间关系在大脑皮质中反应失真,产生旋转、倾倒及起伏等感觉,临床上按眩晕的性质可分为真性眩晕与假性眩晕,其中存在自身或对外界环境空间位置的错觉为真性眩晕,可依据病变的部位,进一步被分为系统性和非系统性眩晕,前者由前庭祌经系统病变引起[1],后者由前庭系统以外病变引起。苏中后循环缺血导致的眩晕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及多

5、发病,如不及时干预可能会发展为脑梗死,故采取积极奋效的治疗奋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通过纳洛酮联合血塞通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7〜2011年我科对所收治的100例眩晕患者,男性55例,女性45例,年龄47〜75岁,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及对照组50例。1.2诊断标准者100例全部病例符合下列标准[2]:(1)突发眩晕:视物旋转,倾倒或身体不敢活动,伴或不伴耳鸣、恶心、呕吐、构咅障碍、复视等,冇或无眼震,两眼视野完全或部分缺损,偏侧或交叉性运动、感觉障碍。(2)发作后症状体征完全消失。(3)经头颅CT或MRI排除脑出

6、血、脑梗死;排除眼、耳和艿他疾患所致眩晕。1.3治疗方法对50例治疗组的患者给纳洛酮4mg及血塞通0.4分别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10天为一疗程。对照组50例,给予镇静及抗眩晕治疗,10天为一疗程。1.4疗效判定标准根据眩晕缓解程度分为3级。痊愈:眩晕及伴随症状消失,观察期内无眩晕发作,恶心、呕吐、行走不稳症状消失,水平性眼震消失。显著进步:眩晕及伴随症状消失,静止时无头晕感,变换头位时无诱发眩晕。好转:眩晕及伴随症状减轻,静止吋仍有眩晕感。无效:眩晕及伴随症状无改善。1.5统计学处理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疗效比

7、较采用X2检验。2结果治疗组有效43例(86.0%),其中显效37例,有效6例,无效7例,对照组有效21例(42.0%),无效29例(58.0%)。两组间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组别n显效例奋效例无效例总奋效率例例例%治疗组50376786.0对照组50212942.0注: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3讨论眩晕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症,其中后循环缺血是重要原因之一,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属于中枢性眩晕范畴,是指因某种原因导致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液循环障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