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隐喻理解方法

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隐喻理解方法

ID:21521161

大小:5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22

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隐喻理解方法_第1页
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隐喻理解方法_第2页
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隐喻理解方法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隐喻理解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隐喻理解方法  1.研究背景  针对英语本族语者的隐喻理解模型是近20年来国外隐喻研究的热点,目前主要形成了以下一些独具各自解释力的模型。  标准语用模型(Grice1975;Searle1979)认为,隐喻理解分三个步骤,第一,对句子的字面意义进行心理表征建构。第二,把字面意义与语境对照,看字面解读是否可行。如果在该语境中字面意义是适切的,那它就是真正的含义;如果在该语境中字面意义不适切,就被拒绝。第三,字面意义被拒绝后,再结合语境,推导出非字面意义或隐喻意义,达到正确的理解。以隐喻西湖是明珠为例:西湖和明珠分属两个不同的概念范畴,西湖不

2、可能是明珠,因此字面意义被推翻,但是西湖如同明珠一样明亮和美丽,从而推导出句子的隐喻意义:西湖很美。因此,该模型将字面意义视作中心含义,而隐喻意义则是附带的意义,隐喻理解只能发生在字面意义被拒绝之后。  概念隐喻模型(LakoffJohnson1980;LakoffTurner1989;Gibbs1994;TendahlGibbs2008)认为,人类的思维方式以及语言意义都来自人们的具身体验。该模型强调分析语言范畴与构式的概念以及体验基础的重要性。表层的语言形式并不是自主的,而是人类组织普遍概念、范畴化原理以及处理机制的反映。例如,英语中有yentintro

3、ducedneChristianson(2013)的研究也证实二语学习者利用句法信息进行文本解读。  总之,中国英语学习者一般不能直接理解英语归约性隐喻,而是采用以上某种或几种策略来进行理解。  4.中国英语学习者隐喻理解模型建构  4.1基于已有隐喻加工模型的讨论  标准语用模型认为隐喻理解分三步走:首先理解字面意义;其后结合语境,拒绝字面意义;最后得出隐喻意义。该模型强调了字面意义和语境的作用,在本研究中对应于利用句子语境和字面翻译(意义)策略。这表明,中国英语学习者在理解隐喻时,很可能也是分三步走。也就是说,他们的隐喻理解可能更符合标准语用模型。  概

4、念隐喻模型认为语言隐喻的理解来自人们思维底层的概念结构。例如,之所以能理解Shehasaheavyhearttoday表示Sheissad,是因为人们头脑中有HEARTISAMATERIALCONTAINER这个概念体系,由这个概念隐喻生成各种语言表达式。然而,在本研究中,没有一个受试选择概念隐喻策略,尽管测试使用的所有隐喻句都来自于概念隐喻语料。的确,对于中国英语学习者而言,概念隐喻还是个陌生的概念,教育者也还没有将其纳入教学体系。因此学习者还不可能把对语言的了解上升到隐喻认知的层面,无法意识到他们是在某个概念框架下处理隐喻。  KovecsesSzabo

5、(1996)也认为学生必须首先意识到概念隐喻,才能在外语学习中使用概念隐喻策略,并发现新的具有相同概念基础的语言隐喻。另一方面,正如关联理论等指出的,概念隐喻太过强调认知和概念先于语言的重要性。而对于外语学习者而言,理解语言隐喻更多地依赖于其他东西,例如已有的外语背景知识、母语文化背景和语言能力等。因此,概念隐喻并不能完全解释语言隐喻。理解语言隐喻还需要各种词汇、语法以及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参与(Gibbs2011:545)。  关联理论认为隐喻意义来自于随意言谈,听话人根据语言语境提供的符号线索(例如词汇和句法),结合话语发生的实际语境,以及听话人的已有知识,

6、推导出一个恰当的特别概念。尽管关联理论主要从语用的角度来解释隐喻理解,但其主要观点也适用于外语学习者。语言语境对应于本研究中的句子语境;已有知识对应于本研究中的汉语知识和英语知识,都可解释中国英语学习者理解隐喻的过程。  隐喻生涯模型认为加工常规隐喻与新颖隐喻的机制不同:加工常规隐喻需要提取先前储存在大脑中的隐喻范畴;加工新颖隐喻需要进行两个域之间的比较。然而,对于外语学习者而言,如果他们不熟悉常规隐喻的话,常规隐喻也就成为了新颖隐喻。因此在理解时,学习者往往需要将始源域和目的域的特征进行比较,找到两者的相似点,才能获得意义。本研究中学习者运用的心理意象(例

7、如,联想、比较)策略就是通过不同域之间的结构映射,达到对隐喻的理解。等级凸显模型认为,对于本族语者来说,无论是字面意义还是隐喻性意义,都有可能是凸显意义。如果是常规隐喻,凸显的往往是隐喻性意义。但正如前文指出,对于外语学习者而言,凸显的更可能是字面意义而非隐喻意义。  4.2基于本研究结果的隐喻加工模型的建构  英语本族语者在理解常规隐喻时,往往无须经历复杂的分析过程,或者他们只是下意识、自动地进行了分析。他们更多地体现出整体型的加工模式。但这种加工模型并不能全面描述外语学习者的情况,它们或许只能描述某一方面的特征,外语学习者的隐喻理解有其自身的特点。  C

8、harteris-Black(2002)指出,成功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