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菜花的病害发生与综合防治措施.doc

绿菜花的病害发生与综合防治措施.doc

ID:21531167

大小:6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22

绿菜花的病害发生与综合防治措施.doc_第1页
绿菜花的病害发生与综合防治措施.doc_第2页
绿菜花的病害发生与综合防治措施.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绿菜花的病害发生与综合防治措施.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绿菜花的病害发生与综合防治措施宋晓艳梅河口市农业综合执法大队1绿菜花菌核病绿菜花菌核病多在老菜区冬春棚、室中发生,一般病株率在10%以下,但此病奋进一步发展的趋势,一旦发病全株腐烂,造成一定损失和影响产品质量。1.1症状:此病主要危害主茎,严重时亦危害花球和叶片。田间发病多由茎基部或下部老黄叶开始侵染。初期呈水渍状暗绿色不规则坏死,逐渐扩展使叶柄和茎基软腐坏死,在病部产生浓密絮状白霉,以后生成鼠粪状褐色菌核。叶片受害形成暗绿色污斑,潮湿时迅速腐烂,产生Q霉,并迅速发展蔓延,引起健康组织发病。花球染病亦呈水渍状软腐,病部产生浓密白霉,后期产生黑色菌核。1.2发病规律:病菌以菌核在土壤

2、中或混杂在种子里越冬。子囊弹出放的子囊孢子,经气流、浇水传播,引起植株发病。棚室内主要通过病组织上的菌丝与健株接触传染,使病害蔓延。菌丝生长适宜温度范围较广,但不耐干燥,相对湿度85%以上有利于发病。此外,带病的种苗调运和移栽病苗,可扩大传播。1.3防治方法:①绿菜花收获后及时仔细清除病残体,深翻土壤,将遗漏的菌核深埋在土壤深层使之不能萌发出土。病重棚室进行土壤处理。②冬春季棚室注意通风排湿,生长期及时清除基部老黄病叶及病株。③在早春子囊盘萌发刚出土时,结合屮耕管理及时铲除子囊盘,减少初侵染源。④发病初期随时清除染病组织并及时进行药剂防治,可选用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

3、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或45%特克多悬浮剂1200倍液,或40%施加乐悬浮剂800〜1000倍液,或10%宝丽安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7〜10天防治1次。有条件的选用上述药剂的粉尘剂喷粉或采用常温烟雾施药防治效果更理想。2绿菜花霜霉病霜霉病是绿菜花的主耍病害,分布广泛,保护地种植发生普遍。发病率差异较大,轻者在10%以下,重者达100%,对产量有所影响。2.1症状:从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发生。多从植株的下部叶片开始发病,先在叶正面产生较小的褪绿斑,以后病斑屮央呈灰褐色坏死,逐渐扩大后呈不规则坏死斑,大小差异很大。空气潮湿时,病斑背面

4、产生稀疏霜状白霉。空气干燥吋,形成许多不规则形枯斑。病害发展到后期,多个病斑相互连接成片,致叶片变黄枯死,严重时,全株枯死。2.2发病规律:病菌以卵孢子在病残体、土壤屮或附着在种子表皮上越冬,也可在其它寄主上危害越冬。土壤中的病菌直接萌发侵染幼苗,或侵染其它十字花科蔬菜,产生大量孢子囊,借风雨、气流传播,使病害扩展蔓延。孢子囊萌发温度为8~12°C,侵入适温16°C,菌丝生长适温2(f24°C。孢子囊形成、萌发和在侵染需要水滴或水膜,因而空气湿度高低、结露吋间长短,直接影响病害发生轻重。一般连阴雨天发病重,保护地通风不良、连茬或间套种其他十字花科蔬菜容易发病。不同品种间抗性差异较明

5、显。2.2防治方法:选用抗病良种。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落叶,尽可能与非十字花科蔬菜轮作。发病初期进行药剂防治,可选用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80CT1000倍液,或50%荣菌可湿性粉剂60CT8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200倍液喷雾防治。保护地种植选用5%百菌清粉尘剂或5%霜霉清粉尘剂15千克/公顷喷粉防治效果更佳。有条件的宜采用常温烟雾施药。3绿菜花灰霉病灰霉病主耍在老菜区冬春保护地内发生,以冬季和早春温室发生较为普遍,发病率为15%~60%,轻者对生产无影响,重病棚室则造成一定损失。3.1症状.•此病多从植株结有

6、水膜或小水滴的叶缘及植株中下部受伤的叶柄或枯黄的外叶开始发生。初呈水渍状,随病斑扩展使病部组织迅速坏死腐烂,在叶片上形成“V”字形或不规则形坏死斑,空气潮湿时病部产生灰色霉层,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有时亦从采收后的伤口侵染,造成主茎软腐,在病部长出灰色霉3.2发病规律:病菌以分生孢子或菌核在病残体上、土壤中或地表越冬越夏。由菌丝体或分生孢子侵入寄主。分生孢子借气流、浇水和农事操作传播。病菌产生分生孢子的最低温度为2~4°C,最适温度为1(T22°C,24°C以上不利于病害发展,30°C以上高温抑制病害发展。病菌孢子萌发和侵染需要较高的空气湿度,相对湿度94%~100%对病害发

7、生最适宜,植株表面有水滴或水膜最有利于病害发生。3.3防治方法:①收获后和定植前彻底清除棚、室内病残体,未翻地之前用比生长期使用较浓的药业喷洒地表面、墙壁、立柱和棚膜等,进行表面火菌。亦可用超量防治灰霉病的烟雾剂熏烟灭菌。②提倡应用有利于栽培防病的小高畦地膜覆盖栽培和采用滴灌、膜下管灌等节水灌溉技术。③发病初期加强放风管理,适当提高管理温度,上午棚温尽可能保持在2(T25°C,下午适当延长放风,以降低空气湿度。同时注意及时清除老黄及坏死叶片。④发病初期可选用50%扑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