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传统和出路

中医的传统和出路

ID:21532085

大小:61.50 KB

页数:49页

时间:2018-10-22

中医的传统和出路_第1页
中医的传统和出路_第2页
中医的传统和出路_第3页
中医的传统和出路_第4页
中医的传统和出路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的传统和出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医的传统和出路陆广莘1927年1月出生于江苏省松江县颛桥镇(现属上海市闵行区)。1945年初学习中医,先后从师上海陆渊雷,丹徒章次公,武进徐衡之。1948年毕业行医,1950年组建颛桥联合诊所。1952年应考中央卫生部中医药研究人员。录取后入北京大学医学院,学习西医五年。1957年分配中央人民医院(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从事中医科研、临床、教学工作。1958年1月为北医首开中医病房,1958年秋为北医首开《中医学概论》课程。1980年受聘中医研究院客座研究员。1983年奉调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心实验室任副主任,1

2、985年组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任业务副所长,提出中医研究和研究中医的互补并进,旁开一寸更上一层的科研选题思路,主持“肝血风瘀”和“脾津痰湿”七五攻关课题,先后获部级成果一二三等奖。1986年任《中国大百科全书·传统医学》卷编委会副主任。1987年奉派赴坦桑尼亚防治艾滋病研究首批专家组。1993年应邀访美,就“自我痊愈能力”(Healingforce)作主题讲演和学术交流。1991年退居二线,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任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1996年受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家咨询委员会,1998年任

3、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中国中医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基础理论研究所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2008年11月,首届“中华原创医学复兴论坛”在京召开,论坛的主题是“重铸中华医魂”。陆广莘先生作为演讲嘉宾参加了本论坛,演讲题目是《养生、保健、治病必求于本:创生性实践的健康医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1948年10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医哲学家◆他对中医原旨的独到见解常不易被人接受,自称少数派◆他致力于中医学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呼吁中医要卓然自立◆他在西医院临床26年,56岁

4、归队研究中医,倡导“中医研究”◆他中西汇通,诊疗思想独树一帜,治疗疑难杂病得心应手陆广莘是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研究员,著名的中医理论学家、临床家。听过他讲课的人都会被他激昂的语调、犀利的言辞、深邃的思辩、妙语连珠的中英文打动。“循生生之道,助生生之气,用生生之具,谋生生之效”是他对中医学术思想的高度概括,是他从医六十多年寻求中医学之道的收获,也是他对中医发展的期望。师出名门继承创新3位名师的教导、西医名校的系统学习、综合性大医院坚持中医特色的实践,使他中西汇通,学验俱丰。他遵循中医学原旨,执着探寻中医精髓,真知灼

5、见别具一格,是当代发皇古义、融会新知而卓然自立的代表人物。“我是正宗中医出身,当国家号召中医药人员要系统学习西医时,我通过考试,入北京医学院医疗系,系统学习了5年西医学,毕业后到中央人民医院(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工作。在西医院坚守中医26年,56岁时被调到中国中医研究院,组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队伍。”自18岁在上海开始学习中医后,陆广莘先后师从陆渊雷、章次公、徐衡之,老师的言传身教使他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影响了他的治学态度和学术观点,激励他对中医真谛孜孜以求,奋斗不已。陆渊雷的古文学和中医学造诣很高,蜚声医界。民

6、国18年与徐衡之、章次公创办上海国医学院,国学大师章太炎为院长。“发皇古义,融会新知”的办校宗旨要求既要学习传统文化,又要掌握新知识。陆广莘作为函授弟子,不但接受了现代科学思想,也打下了他兼收并蓄、融古汇今的学风基础。章次公1955年任卫生部中医顾问时,陆广莘随他抄方侍诊。1956年关于五行存废问题的讨论时,章先生与他切磋讨论,并鼓励他发表意见。章次公“欲求融合,必先求我之卓然自立”的教导使他对中医学充满自信、自强、自立的决心。陆广莘的文章发表在上海《新中医药》上,学术见解的锋芒和论辩的才气逐渐显露。徐衡之提出

7、“心知其意.不为所囿”,临床上采用中西医结合取得良好疗效。陆广莘1957年到中央人民医院中医科时,徐衡之任主任,对他言传身教。敢想敢干的陆广莘在一流西医院里开设中医门诊,创建中医病房,扩大中医临床领域,并于1958年秋在北京医学院开设《中医学概论》课程,吸引医疗系四、五年级和儿科系四年级学生听课,以及利用中医临床病例编写教材,推动医院临床各科更广泛的中西医合作等,均得益于徐衡之的传教和支持。对陆广莘学术思想影响深刻的还有一个重要人物,这就是元末明初的医学家王履。陆广莘早年对王履进行了深入研究,很欣赏王履朴素求实

8、的作风、科学的怀疑态度和历史的批判方法。王履的学术观点、论辩性强的文字,对陆广莘影响至深,这在其论文和言谈中处处可见。3位名师的教诲,以及受王履等医家治学态度、观点和文风的影响,他不断勤求博采,继承创新。他思想解放,科学批判,独立思考,逐渐形成了高深独到的见解、超凡脱俗的观点以及执着的探究精神,这也使他在中医名家中独树一帜,个性鲜明。观点独到,超凡脱俗他学贯古今,徜徉中外,才思敏捷,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