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锣鼓的发展和运用

豫剧锣鼓的发展和运用

ID:21544482

大小:5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2

豫剧锣鼓的发展和运用_第1页
豫剧锣鼓的发展和运用_第2页
豫剧锣鼓的发展和运用_第3页
豫剧锣鼓的发展和运用_第4页
豫剧锣鼓的发展和运用_第5页
豫剧锣鼓的发展和运用_第6页
豫剧锣鼓的发展和运用_第7页
豫剧锣鼓的发展和运用_第8页
资源描述:

《豫剧锣鼓的发展和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豫剧锣鼓的发展和运用:J617:A  本人1979年考入洛阳文化艺术学校,84年毕业。同时分配到洛阳市豫剧二团(后改为洛阳豫剧院)工作至今,已近三十个年头、中共党员、国家二级鼓师、音乐设计,洛阳豫剧院音乐总监、河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河南省豫剧音乐学会理事、河南省乐器协会理事、洛阳市音乐家协会会员。  本人在洛阳豫剧院工作数年来,为多位豫剧大师名家:马金凤、曾广兰、张宝英、李树建、李金枝、陈淑敏、陈大华等等伴奏,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戏剧大赛,并获大奖,本人伴奏过的剧目有近50部,在长期的演出伴奏实践中,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在就谈谈我在这方面的

2、体会。  戏曲锣鼓是戏曲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那铿锵鲜明的节奏,对烘托舞台气氛、表达人物感情、配合演员表演,剧情发展,把握舞台节奏等,都发挥着其它乐器无法替代的统帅作用,具有独特的表现力。  豫剧打击乐的乐器有:鼓板、大锣、铙钗、小锣、梆子等乐器组成,虽还有堂鼓、大堂鼓、小钗、吊钗、碰铃等,但它只是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使用外,一般不常用。  豫剧锣鼓经大致分为:唱腔锣鼓和身段锣鼓两大类,唱腔锣鼓有慢板类的[迎风]、[导四帮]、[拐头钉]、[倒脱鞋]等;二八类击乐点有单键长道锣、两锣,三锣,边五锣等,双键锣鼓有:长锣、两锣、三锣,五锣、边五锣、

3、凤凰三点头、踢脚靠,阴三锣等;紧二八有紧三锣、紧五锣、三担一、哭头锣等;流水板的击乐有:小锣流水、老流水头、砸死救活、衣大衣、半个衣大衣、两个衣大衣、呱哒嘴、两锣钻了等;飞板类的击乐有崩崩吃崩、剪头去尾、小插花、滚白头、大小起板,倒板头等等。在戏曲锣鼓里,司鼓(又名鼓师)是戏曲舞台中核心的操和表现者,他是演员、乐队和舞美之间的一座桥梁和媒介,是演出中的核心,演员的唱、做、念、打都要通过它的板和鼓声传情达意创造角色,塑造人物。  长期以来,豫剧锣鼓,随着戏曲艺术的发展,在不断继承本剧种击乐传统的基础上,还学习借鉴京剧、昆曲的剧种的锣鼓点子,已

4、经基本形成了自己独特而完整的艺术形式。特别是突出在演员身段,唱腔、念白等运用,在揭示剧本的主题,表达人物思想感情,创造典型环境,塑造舞台形象诸方面,都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俗话说:“要想戏唱响,离不开武场”这就足见戏曲锣鼓在戏曲中的地位与作用。以下说说戏曲锣鼓的“身段锣鼓”、“唱腔锣鼓”、“念白锣鼓”的具体运用。身段锣鼓是专为演员表演身段和起唱、下场用的锣鼓点子。如[小锣滚头]它的主要作用是配合文静气氛或“小人物”上下场时使用。《七品芝麻官》中的唐成,一边看着状子,一边思索着上场,节奏比较缓慢。它的特定性格是:“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5、。此时用[小锣滚头]来伴奏。为了表现他几种不同的心理层次,又分别运用高音、中音、低音三种不同音色的小锣,并使节奏由慢到快,由弱到强的不断变化,把唐成看着一条条的状子,越看越气愤,越看情绪越难以控制的心理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如[紧急风]的作用,是在一种急促、紧张、激烈的情况下,用于人物急行军、战斗和厮打等场面,以烘托和渲染舞台气氛,刻画人物性格。《穆桂英挂帅》中,杨文广和王伦校场比武一折,就用了[紧急风]来伴奏,把刀枪厮杀,你拼我搏的比武情势和战斗的场面,渲染得紧张、热闹、激烈,仿佛把你带入杀声震天,烟尘滚滚的激战沙场。  此外,戏曲锣鼓按

6、戏曲角色的行当之分和人物的不同性格,而运用的锣鼓点子也不尽相同。青衣,走路比较稳健,上场时用小锣“呆呆大大呆”的节奏居多;花旦,性格活泼,人物出场时,用小锣“大呆大呆;较快的节奏合适;老旦,因年迈,走路节奏缓慢,角色上场用大锣、铙钗、小锣“大台

7、仓才

8、仓才

9、仓一

10、”的节奏伴奏为宜;“走边”多表现人物夜间行路用小锣。小钗来伴奏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行动更加恰当。总之,身段锣鼓的具体运用,要根据剧情,人物性格及其情绪和具体环境出发,才能最佳发挥戏剧锣鼓的配合演员身段动作,烘托、渲染舞台气氛的独特作用。  唱腔锣鼓,即在起唱过门前,唱腔与唱腔之间用的

11、一套程式锣鼓点子。在开唱过门前,用的锣鼓点子叫“唱腔入头”。它是以领奏的方式来引导唱腔及曲牌音乐的起、承、转、合并起到连贯统一的作用。它的锣鼓程式,是根据豫剧板式的四大正板及其变化出的交织板来定的锣鼓点子。  如:J617:A  本人1979年考入洛阳文化艺术学校,84年毕业。同时分配到洛阳市豫剧二团(后改为洛阳豫剧院)工作至今,已近三十个年头、中共党员、国家二级鼓师、音乐设计,洛阳豫剧院音乐总监、河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河南省豫剧音乐学会理事、河南省乐器协会理事、洛阳市音乐家协会会员。  本人在洛阳豫剧院工作数年来,为多位豫剧大师名家:马金

12、凤、曾广兰、张宝英、李树建、李金枝、陈淑敏、陈大华等等伴奏,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戏剧大赛,并获大奖,本人伴奏过的剧目有近50部,在长期的演出伴奏实践中,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在就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