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粲文学艺术成就探究

王粲文学艺术成就探究

ID:21550180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2

王粲文学艺术成就探究_第1页
王粲文学艺术成就探究_第2页
王粲文学艺术成就探究_第3页
王粲文学艺术成就探究_第4页
王粲文学艺术成就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王粲文学艺术成就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王粲文学艺术成就探究【】王粲作为建安七子之首,其文学成就是最高的。因他才兼众体,且一生著述丰富。除了成就较高的诗赋以外,王粲还著有大量的议政论理、应制典策之类的实用文章。不同文体有各自的艺术成就。  【关键词】王粲;艺术成就;诗赋    王粲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其诗赋内容丰富,反映生活高度概括。而且王粲也能体会和同情人民的痛苦,还善于将其主观倾向寓于客观叙事之中。他的诗歌创作在数量是遥遥领先于七子的。据俞绍初《建安七子集》辑录:孔融有四题七首;陈琳有三题四首,另有失题诗五则;王粲有十一题二十六首,另有失题诗四则;徐

2、干有四题九首;阮瑀有九题十一首,另有失题诗三首;应玚有五题六首,另有失题诗一则;刘桢有八题十三首,另有失题诗十四则。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王粲子在建安七子之中确实是创作最丰富的一位。而今王粲的存诗中,以他的五言诗成就最高,代表作是《七哀诗》三首和《从军诗》五首。而他的赋作更是享誉后世。代表作《登楼赋》一直到今天依然受到很高的评价。王粲在七子之中成就最高还在于他的创作文体较多。除了诗赋以外还有大量论证文。  一、王粲诗歌的艺术成就  诗人创作的语言风格也是衡量其创作水平的一个角度。王粲诗歌是其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3、。他的诗风探究也是历代学者都注意和研究的。王粲诗歌风格特征总的来讲有苍凉悲慨、笔调沉郁的风格。据郁贤皓、张采民《建安七子诗笺注》王粲存诗二十三首,这些诗无论在体制上,内容上还是风格上都独具风貌。不同时期的作品展现了不同的风格特征。  首先讲王粲归附曹操之前的诗歌创作。也就是王粲在荆州的十几年,那一时期正是王粲精力充沛,才华横溢的在青壮年时期。可想而知一个身怀抱负的热血青年得不到当时领导者的赏识。他的内心是多么的孤寂和苦闷。因此,这一时期王粲的作品大多数是反映战乱不堪的残破现实,充满了沉郁、哀伤的情调。如《七哀诗》

4、其一中饥妇弃子就是对现实战乱的真实反映。诗开篇一句“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就使诗歌一下子喷射出强烈的悲愤。“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真是惨绝人寰。母子亲情是人伦中至真至厚之情,社会破到连母子亲情都无法保全的地步,就算在我们现在看来在意料之外也不必惊讶,感叹。那一时期的社会环境如此,使得诗人王粲在诗中真实而典型地反映了汉末战乱残破的社会现状,写尽了人生的无可奈何,悲楚至极,沉痛之至,使人读之欲泣;但是王粲诗歌表现手法深沉收敛,让人欲哭无泪。  王粲还有文情深厚真挚,语言质朴的赠答诗。《赠文叔良》这首诗并不执意

5、于别情,而重在劝勉。其中:“众不可盖,无尚我言。悟宫之辩,齐楚构患。成功有要,在众思欢。人之多忌,掩之实难。”这几句诗语言虽然平实,却十分精辟,见识高于常人。诗中流露出对友人此行的担忧。全诗为友人出行出谋划策,可谓感情深挚,用心良苦。说理与言情相互映衬,显示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成熟的文笔。  王粲后期的作品以《从军诗》为代表则表现了思想从沉郁到开朗奋发,诗风有苍凉悲慨到慷慨豪壮,热情讴歌了建安时代超迈昂扬的伟壮之情。《从军诗》其二开篇就有“从军有苦乐,但问所从谁。所从神且武,安得久劳师!”随即展现了他的豪迈之情,而

6、且全诗神采飞扬,贯注了慷慨激昂、豪迈奔放的时代特征。还有《从军诗》其一中的“拓地三千里,往返速若飞。”也洋溢着豪迈与激情。这是因为归曹后王粲的政治地位提高,使得一度困惑的王粲再度提起来豪情壮志。  二、王粲赋作的艺术成就  王粲赋作成就可以说是最高的。这里主要以王粲后期的辞赋来探究其艺术成就。王粲后期的赋作体现了其独特的艺术个性。但学术界对王粲归附曹操之后的作品以负面评价较多。俞绍初先生认为:“归附曹操后,他的政治的地位起了变化,常与邺下文人诗赋唱和‘怜风月,狎池苑,述思荣,叙酣宴’成为王粲这一时期创作的主要内容

7、。”其实王粲这一切时期的辞赋并非全都是“怜风月,狎池苑,述思荣,叙酣宴”之作,很多辞赋依然折射出王粲鲜明的个性特点。  如同样是写鹖鸟,曹植《鹖赋》称赞它的是孤高不群,宁死不辱的刚烈性格,勇猛悍厉的斗争精神,这与具有浓郁英雄主义气息的曹植可谓信息相通。而王粲笔下的鹖鸟则是才武兼备,敬重的是它的廉风与猛节,这和王粲《儒吏论》中“吏服雅驯,儒通文法,故能宽猛相济,刚柔相克也。”所推崇的士人理想人格一致。又如王粲在《莺赋》中“就隅角而敛翼,倦独宿而宛颈”的黄莺,无不打上了他早期孤苦无助,寂寞感伤的生活感受的烙印。因此可

8、以说王粲这一时期的咏物赋融会了他真实的生活感受,于他前期的辞赋创作保持了一致性。  王粲后期所创作的小赋较诸东汉所出现的小赋,在艺术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东汉后期,出现了张衡的《归田赋》,蔡邕的《青衣赋》,赵壹的《刺世疾邪赋》等抒情小赋,但是题材单一,且数量很少,不少赋家只是偶尔为之,为形成独立的体制。而俞绍初先生辑较的《王粲集》中录有这一时期的赋作二十四篇。按题材可以分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