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到达理想的王国

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到达理想的王国

ID:21551535

大小:4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22

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到达理想的王国_第1页
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到达理想的王国_第2页
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到达理想的王国_第3页
资源描述:

《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到达理想的王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到达理想的王国每个人都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巨大的财富,但是很多人都不能坚持到最后,只有为了理想不断坚持奋斗的人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到达理想的王国。  记得有一次聚会,一个同行问大家:“比尔?盖茨是世界首富,李嘉诚是华人首富,但比尔?盖茨的书为什么反倒不如李嘉诚的书卖得火?”几个同事、朋友你一言我一语,有的说李嘉诚是中国人,中国人基数大,潜在读者也就多,而美国人少,盖茨的潜在读者也就比李嘉诚少;有的说李嘉诚不仅会赚钱,而且会做人;还有多的说李嘉诚做得生意多,人生经历也更丰富,而比尔?

2、盖茨只做软件,可供挖掘的素材也相对较少;等等。说来说去,同事只是摇头。最后,同事自报答案:因为李嘉诚的成功具有极强的可复制性,他的成功验证了这样一个真理——只要努力,必有收获;而比尔?盖茨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不可复制!  事实的确如此。李嘉诚的勤奋是人所共知的,也是人所佩服的,更是值得每一个青年人学习并身体力行的。  李嘉诚出生在广东潮州,他的童年时期正值抗日战争,日本帝国主义的飞机整天在潮州狂轰滥炸,李嘉诚的父亲李云只得带全家背井离乡,奔走香港,投奔李嘉诚的舅父。然而不久,更大的不幸降临在李家,

3、李云因为劳累过度染上肺病不治,撒手西去!作为长子,14岁的李嘉诚不得不离开学校,挑起赡养慈母、抚育弟妹的重担。  最初,李嘉诚在一家茶楼做伙计。为了早起,李嘉诚把闹钟拨快15分钟,每天总是最早一个赶到茶楼。然后就是拎着大茶壶上上下下来回跑,一天十多个小时下来,腿肿脚胀,浑身僵硬。在干好本职工作之余,李嘉诚喜欢观察三教九流各色顾客,并根据他们的外貌、言语去揣测他们的籍贯、年龄、职业、收入和性格等等,然后找机会巧妙地验证。就这样,李嘉诚很快对茶楼每一位顾客的消费习惯了如指掌,所以什么时候该给哪位客人上

4、什么食物,提供什么服务,他都能做得恰到好处。客人非常满意,自然成了茶楼的常客。李嘉诚也因此成了茶楼加薪最快的伙计。  考虑到茶楼工作出息有限,一年后,李嘉诚进了舅舅开的中南钟表公司。舅舅并不以他是自己的外甥就有所照顾。李嘉诚从学徒做起,仅用了半年时间,就学会了各种型号的钟表的装配及修理。此外,他还负责扫地、煲茶、倒水、跑腿,既伶俐又勤快,很快就赢得了同事们的好感。  17岁时,敢于挑战的李嘉诚做了一个“行街仔”,也就是走街串巷的推销员,主要是推销五金厂生产的铁桶。当时公司一共有7名推销员,数李嘉诚

5、最年轻、资历最浅。另外几位都是经验丰富的老手,有自己固定的客户资源。这完全是一种不在同一起跑线上的竞争,但李嘉诚不想输给任何人。他暗自给自己定下目标:3个月内,干得和别人一样出色;半年后,超过他们!并不强壮的李嘉诚每天咬着牙,背着大包四处奔波,马不停蹄地走街串巷,寻找客户。好在他在做茶楼跑堂时,练就了腿功和脚力,也练就了善于察言观色的本领。在与客户交往时,他很快就能根据客户的反应判断成交的可能,并采取相应的对策。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的销售额在所有的推销员中遥遥领先,高达第二名的7倍!一年后,李嘉

6、诚就做了部门经理,两年后又当上了总经理。回忆那段时光,李嘉诚说:“开始别无他法,只能以勤补拙。别人做8个小时,我就做16个小时。”  1950年夏天,李嘉诚看准形势,离开待遇优厚的塑胶厂,用平时省吃俭用积蓄的7000美元创立了长江塑胶厂。由于资金有限,他只能把厂房租在了偏僻的筲箕湾,厂房破旧不堪,没有一扇窗户是完好的,房顶到处露着天光,一到雨天就哗哗漏雨。就连厂房的压缩机也是破旧的二手货。惟有挂在门中的“长江塑胶厂”的牌子是新的。但这并没有让李嘉诚感到片刻的沮丧,他踌躇满志的开始了崭新的事业。  

7、创业初始,李嘉诚身兼数职,既是老板,又是操作工、技师、设计师、推销员、采购员、会计和出纳。由于交通不便,每天一大早,李嘉诚就外出推销或采购。但他从不打的,路远就坐公交,路近就靠两条腿。中午,李嘉诚匆匆赶回筲箕湾,先检查工人们上午的工作情况,然后和工人一道吃简单的工作餐。下午要么和工人一起工作,要么继续外出联系销路。晚上还要查资料、收集信息、记账、记录销售情况、规划产品市场区域、设计新产品的模型图、安排第二天的生产……有一次,在接受记者专访时,李嘉诚这样讲解自己的创业与成功:“成功实际上是相对的。创

8、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恒心和毅力坚持不懈的发展过程。这其中并没有什么秘密,但真正做到中国古老的格言所说的‘勤’和‘俭’并不容易。我自己从创业开始到1963年这一二十年来,平均每天工作16个小时,而且每星期至少有一天是通宵达旦的……”  很多人难以理解,李嘉诚哪来那么多的精力?对此,香港《星岛经济纵横》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李嘉诚发迹的经过,其实是一个典型的青年奋斗成功的励志式故事,一个年轻小伙子,赤手空拳,凭着一股干劲,勤俭好学,刻苦耐劳,创立出自己的事业王国。他常言:追求理想是驱使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