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银行票据贴现业务操作风险的对策建议

防范银行票据贴现业务操作风险的对策建议

ID:21564564

大小:22.9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22

防范银行票据贴现业务操作风险的对策建议_第1页
防范银行票据贴现业务操作风险的对策建议_第2页
防范银行票据贴现业务操作风险的对策建议_第3页
资源描述:

《防范银行票据贴现业务操作风险的对策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防范银行票据贴现业务操作风险的对策建议银行违规为无真实贸易背景的票据办理贴现危害很大,不仅会造成国家宏观调控的困难,还会给贴现银行带来巨大的风险。引发操作风险的因素伪造欺诈是外部因素。企业或已注销税务登记,或为小规模纳税人,不具备购领、开具增值税发票资格,提供的增值税发票系伪造,无真实的贸易背景。部分贴现资金转入投资公司或房地产公司,有的还流入股市,没有用于生产,甚至引发经济犯罪。银行员工违规操作是主要因素。表现为贴现执行利率低于央行法定利率标准;只注重银行承兑汇票真伪的

2、审核,未核对增值税发票、合同原件,忽略对贸易背景真实性的审查;忽略对票据贴现申请人和出票人财务状况的审查;基础资料不全,缺少贴现申请书、协议书、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贷款卡、公司章程等;一些员工素质不高,在存在大量疑点的情况下仍照常办理业务。法规制度、考核机制不完善是助推因素。一些银行未按照《商业银行授权、授信管理暂行办法》等要求将票据贴现业务纳入统一的授信制度中、对票据贴现的单一法人客户确定最高授信额度;《票据法》等现有的票据管理法规等已难以适应市场的发展和检查的需要,部分文件已不能作为检查票据业务的依据,对票据行为的约束不强;银行采取考核与完成任务挂钩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

3、“向钱看”的风气,利益驱动使少数员工为了一时的业绩和利益不惜采取违规经营的行为。产生问题的原因从承兑银行角度看,一是银行承兑汇票表外核算,不占用贷款规模,各家银行在计划内可以大量出票;二是企业办理票据业务要交一定比例的保证金,会产生派生存款;三是签出承兑汇票银行收取手续费,可以增加中间业务收入,各行在完成存款任务和中间业务收入的压力下,签票意愿强烈。----------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从贴现银行角度

4、看,一是调控信贷规模,银行的信贷规模超常增长时,票据业务的高流动性可起到一个蓄水池的功能,新增贷款不可能短时间放款时,用贴现调控规模,通过卖出手中票据达到平衡;二是优化信贷结构。银行承兑汇票由银行信誉做担保,各行将票据资产视为优质资产;三是增加效益。由于直贴与转贴存在利差,贴现行无论是持票还是转卖都盈利,由于票据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都很强,大力发展票据业务已经成为金融机构的共识。从企业的角度看,贴现率低于贷款利率,企业从财务成本角度出发,偏爱银行承兑汇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企业由于对金融产品的熟悉,尤其喜爱银行承兑汇票结算;一度较低的贴现率客观上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为企业套

5、利提供了客观条件,除去贴息后,存入银行企业可以赚钱,企业开票有利可图。防范操作风险是关键一是要注重操作风险评估和控制,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应对规章制度、业务系统以及外部监管政策、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等外部环境进行持续的风险识别与评估;对分支机构进行充分、及时的风险预警;查找各业务条线的风险点或风险管理薄弱点,确定可能存在操作风险的环节。二是对操作风险进行监测。主要是选择具有前瞻性的关键风险指标预测操作风险的变化趋势,实施动态管理。关键风险指标至少应包括关键岗位人员轮岗率、强制休假率、持证上岗率、流失率、企业对账单有效回收率、客户有效投诉率、内控问题整改率等。总行风险管理部门在一定

6、时间内建立起某些关键风险指标波动的区间、中间值或门槛值,定期进行趋势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向高级管理层报告;对持续不满意的关键风险指标,风险管理部门需要进行现场调查或对分支机构进行操作风险提示。三是对操作风险进行量化。量化管理的短期目标是实施基本指标法。将来实施巴塞尔新资本[3.45%]----------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协议,以高级计量法测算操作风险资本金,银行至少要有3年至5年的历史基础数据。可逐步

7、积累操作风险损失事件历史数据,按照业务环节、岗位、金额、时间等不同维度搜集并记录本行及他行发生的操作风险损失事件,形成操作风险数据库,为将来的操作风险量化管理工作奠定数据基础。四是对操作风险实施控制。加强人员管理,对违法违规责任人进行严格的问责,对操作风险管理好的给予奖励和表扬。完善规章制度,定期评估现有规章制度的有效性,不适应的要及时修订;操作风险管理措施应考虑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特征而进行适当的区别化、差异化管理;分支机构制定管理办法或操作规程,必须及时向总行专业管理部门备案,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