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价值

探讨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价值

ID:21567150

大小:7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3

探讨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价值_第1页
探讨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价值_第2页
探讨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价值_第3页
探讨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价值_第4页
资源描述:

《探讨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探讨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价值绥滨县疾病预防控制屮心156200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意义。方法选择在2013年6月〜2015年7月本院诊治的155例MP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行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将疾病诊断时行快速血清学检验的结果设为对照组,采用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的结果则设为研宄组,对比两组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检出率,并观察患儿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检出率88.39%高于对照组52.26%(P<0.05);患儿在接受

2、对症、抗生素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8.70%。结论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较快速血淸学检验更具诊断价值。关键词:血清学检验;微生物培养;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疗效肺炎支原体(MP)感染是小儿呼吸道感染常见疾病,好发于5〜12岁儿童[1]。由于其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肺部体征也不明显,如果未得到及时诊治,容易导致患儿肺外系统、多脏器并发症[2]。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对比分析本院155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行快速血淸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的检测资料,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7月本院诊治的155例MP感染患儿临床资料,所

3、有患儿病情均符合《实用儿科学》屮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标准,均接受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3]。其屮男85例,女70例,年龄5〜15岁,平均(5.23±4.12)岁。主要临症、体征表现:阵咳、刺激性干咳,伴气喘、咳痰、咽痛、胸痛等,体温升高;按照疾病诊断时不同检查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1.2方法1.2.1快速血清学检验在患儿入院后第二H清晨抽取其空腹静脉血2ml,常规分离血清,然后选择酶免疫吸附法(ELLSA)检测MP抗体(MP-IgM),检测试剂购自厦门英科新创科有效公司,操作方法及判定结果均严格遵循说明书进行:剪开铝膜袋取出测试平板,于检验板孔内添

4、加10μl血清与100μl稀释液后平放。静置3〜5min,若显示2根红线则表示为阳性,反之则为阴性,对于血清学检验呈阴性的患儿在1w后进行复查。1.2.2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检验试剂购自上海尔健医疗用品公司,操作过程严格遵循说明书进行:选择消毒后的无菌棉拭子,在患儿咽喉、U腔部位反复捻转数次,将棉拭子置于融化后复温的肺炎支原体鉴定培养基内,采取无菌痰液收集器采集患儿痰液。将咽拭子或痰液标本肺炎支原体鉴定培养基的培养瓶置入37°C环境下持续培养24h,观察培养基颜色变化情况,若颜色从红色逐渐转变为黄色则判定为阳性,对于颜色未发生改变的标本则判定为阴性。1.2.3治疗患

5、儿均接受对症、抗生素治疗,静脉滴注红霉素130mg/kg,1次/d,持续治疗2〜3w后,可进行疗效评估。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显效:患儿症状、体征全部消失,MPIgM抗体为阴性;有效:症状、体征显著改善,MPIgM抗体为阴性;无效:症状、体征均未发生任何改变,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4]。1.4统计学处理本研究数据用SPSS20.0统计软件分析,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用t检验,百分比(%)表示计数,χ2检验,当P<0.05,表示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MPIgM抗体阳性检

6、出率对比对照组MPIgM抗体阳性率比研究组低(P<0.05),见表1。2.2患儿治疗效果155患儿平均住院(19.52±4.21)d后均出院,治疗总有效率超过95.00%,见表2。3讨论伴随近年来临床上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呈持续上升趋势[5】。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MPIgM抗体阳性88.39%显著高于行快速血清学检验的对照组50.26%。快速血清学检验药物只需血清2mL即可进行诊断,伤害性小且操作简便,但是由于苏操作过程容易受到各类因素(例如:吋间、受检对象的年龄、B细胞功能等)影响,存在较高的假阴性,确诊率不高,因此

7、临床应用受到限制[6】。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液体培养基,主要是通过快速生长因子,促进培养基中病原微生物分解增值,在此过程中,可产生大量氢离子,使培养基pH值显著降低,指示剂颜色改变,为临床鉴别MP提供有效手段[7]。本研究通过观察本研究中155例患儿临床治疗情况,结果显示:患儿在平均住院(19.52±4.21)d后均出院,治疗总有效率其高,为98.70%。考虑可能与速培养检测所需吋间较短相关,较普通检测可缩短诊断吋间,以实现尽早治疗。值得一提的是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虽然确诊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