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的视角看传统戏及其改编

从新的视角看传统戏及其改编

ID:21587689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3

从新的视角看传统戏及其改编_第1页
从新的视角看传统戏及其改编_第2页
从新的视角看传统戏及其改编_第3页
从新的视角看传统戏及其改编_第4页
从新的视角看传统戏及其改编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新的视角看传统戏及其改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新的视角看传统戏及其改编  传统戏的命运是一波三折的。在新中国建立初期,戏曲改革的主要工作是做传统戏的整理改编;许多传统剧目经过整理改编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戏曲舞台上,这是新中国戏曲改革工作的重要成果。后来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受到重视,陆续有新作品出现;并且在1958年还出提出了以现代戏为纲的口号,认为现代戏创作得多才表明是跃进。经过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反思,文化部于60年代初提出了整理改编传统戏、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三并举的戏曲剧目政策。就是说,在创作历史剧和现代戏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传统戏的改编和演出。但不久开始的文化大革命又把传统

2、戏以及历史戏看成封建的东西赶下舞台。文化大革命之后,传统戏在观众的期待中被解禁,出现过短暂的繁荣,但随后因受到流行文化、外来文化冲击,传统戏剧出现了危机。人们为克服危机,努力变革求新;有些地方的文化主管部门又特别提倡原创和当代题材,传统戏则因其陈旧而不被看重。所以自上世纪末叶至本世纪初,除了潘金莲、大劈棺等少数传统戏的题材被翻新引起讨论外,传统戏整理改编已不是舆论关注的热点。近年有两件事促使人们从新的视角来看传统戏及其改编,一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一件是文化部优秀保留剧目奖项的设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戏曲艺术(

3、传统戏剧)的保护主要是要保护其唱腔、表演等艺术特点,而这些特点必须通过剧目和演员活态传承。现代戏和历史剧也应成为传承戏曲艺术的一种途径,并且应是戏曲艺术生生不息、不断有新的创造的标志;但它们都是在传统戏的基础上的创造,最能体现各剧种唱腔、表演特点和剧种特点的还是各剧种的传统戏。戏曲是以演员的表演为中心的,表演的特点决定了戏曲艺术的美学特点。现代戏的表演有很多新的创造,但它是在传统戏基础上的发展创新。传统戏凝聚了历代艺人的创造,所谓四功五法,行当、流派的特点,都主要是由传统戏体现出来的。所以要传承戏曲的表演首先要依靠传统戏。戏曲的

4、教学也要以传统戏为主要教材。非遗保护使人们对戏曲社会功能的认识也发生了转变。在长期的古代和近代社会,戏曲是广大群众的主要娱乐手段;新中国建立初期,我们重视传统戏,除了为了满足群众的文化娱乐要求之外,则看重它的教育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教育作用,强调要寓教于乐。因教育作用的大小、有无,而将剧目划分为有益、有害、无害等几类。而从非遗保护的角度看,则要强调戏曲的文化价值。如果只从满足群众的娱乐要求的角度,可听凭戏曲自生自灭,因为现在娱乐手段已有很多,不必为少一个娱乐手段着急。如果只从教育作用看,也不用为戏曲的危机担心,因为广播、电视、各

5、种新闻媒体进行宣传快速而又及时。但从文化的角度看,戏曲则有其不可取代的地位。比如昆曲,在它的身上,凝聚了古代诗歌、音乐、舞蹈等多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其他古老剧种,如秦腔、川剧、蒲剧、豫剧等,都有大量的传统剧目,在这些剧目中包含着具有地方特色的戏剧文学和独特的表演技艺。一些民间小戏生动活泼,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这两类戏剧,无论是古老的剧种,还是民间小戏,都是地域文化和传统文化的载体。中国戏曲集中体现了民族文化和民间文化的丰富性,所以不论是流布区域大的剧种还是流布区域小的剧种,都有其不可取代的文化价值。有些戏曲,如傩戏、目连戏等宗教祭

6、祀性戏剧,从社会作用的角度看,人们往往会怀疑它们的价值,甚至认为它们有负面作用;但从文化角度看,它们具有人类学、民俗学以及戏剧发生学等方面的意义,则具有保护的价值。从非遗保护的角度看,从戏曲的文化功能看,传统戏在三并举中无疑是处于核心地位的,保护传统戏剧,首先应做好传统戏的保护和传承。传统戏改编的原则是推陈出新,即发扬精华,剔除糟粕。但多年来一直以改得多、及对作品进行了脱胎换骨的改造作为改编者贡献的标志;自实行非遗保护以来,人们的视角发生了转变,即在传统戏(特别是成为经典的古典剧目)的改编中,努力使传统的东西尽量多地被保护下来。

7、在新的文化语境下,有些学者和剧作家提出要敬畏传统的观点,这对五四以来文化思想方面存在的偏颇是一种矫正。五四时期强调打破传统的藩篱、破除封建思想是有积极的历史意义的,但从长期的文化建设看,又必须尊重传统,尊重前人的创造。传统的经典是经过历史长河的冲洗保留下来的,要为民族文化增加新的活水必须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之上。这样说传统戏不是就不用改了吗?一点不改不是保护得最多吗?这样的认识也是不对的。所谓保留得多又是以能够适于当代舞台演出、为当代观众所接受和欢迎、能够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为前提的。传统戏之所以需要改,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原本比较

8、芜杂,精华糟粕杂陈,甚至其主导思想倾向是陈旧和落后的;另一种则如明清传奇,其中有一些是优秀的文学作品,但篇帙繁浩,难于在今天的舞台上原样演出。对于前一种情况,几十年来已积累了很多经验,根本改变原作主题使之产生新的面貌的如莆仙戏《团圆之后》、《春草闯堂》等;只改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