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肝复康滴丸的血清药物化学初步研究

复方肝复康滴丸的血清药物化学初步研究

ID:21593953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3

复方肝复康滴丸的血清药物化学初步研究_第1页
复方肝复康滴丸的血清药物化学初步研究_第2页
复方肝复康滴丸的血清药物化学初步研究_第3页
复方肝复康滴丸的血清药物化学初步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复方肝复康滴丸的血清药物化学初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复方肝复康滴丸的血清药物化学初步研究    摘要:中药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环节,是中药走向国际舞台的重要途径,而血清药物化理论的提出为揭示中药复方作用机制提供了重要的手段,为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开辟了新纪元。基于此,文章主要对复方肝复康滴丸的血清药物化学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复方肝复康滴丸;血清药物化学;研究  中药复方制剂是中药的主要应用形式,其研究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由于药效物质基础不明,导致中药复方的作用机理难以阐明,缺乏被国际上认可的质量标准,制约了中成药

2、的发展。因而限制了中药复方的发展,中药复方制剂仍不能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因此,对复方肝复康滴丸的血清药物化学进行分析与研究,能够推动中成药的发展。  一、处方中药物的化学成分的作用  为了揭示其真正的药效物质基础,可以利用血清药物化学对其进行分析与研究。  第一,黄苓。黄苓是唇形科植物黄苓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清热解毒、利胆、降低转氨酶、抑菌、抗炎、鳌合金属离子、降压、抗变态反应和清除超氧阴离子等药理作用。临床用于肝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腺炎、细菌性痢疾等疾病。  第二,柴胡。柴胡的主要成份为柴胡皂苷,

3、其次含有植物醇、侧金盏花醇及挥发油、黄酮。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柴胡具有中枢神经抑制作用、免疫调节作用、抗炎作用解热和降温作用保肝作用,对脂质代谢的影响对胃肠粘膜的保护作用等药理作用。  第三,五味子。五味子能降低转氨酶,可使肝炎患者的高ALT降低,还可减轻中毒肝损伤的物质代谢障碍,具有轻度升高肝糖元,减轻肝细胞变性,减轻中毒致病因子对肝细胞线粒体和溶酶体的破坏,促进肝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作用。  第四,茵陈。茵陈可保护肝细胞膜、防止肝细胞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及改善肝脏微循环。茵陈生药中含有丰富的Zn、Mn等机体所必须

4、的微量元素,它们参与酶的组成,调节酶的活性,直接参与机体的核酸、糖、脂肪、蛋白质的代谢,有促进肝细胞再生,保护肝细胞膜的完整性和明显的保肝作用。  二、肝复康滴丸的血清药物化学分析  (一)样品的制备  取柴胡200g、茵陈150g、甘草150g加10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2小时,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药液体积与生药量比为1:2,加95%乙醇至含醇量为60%,冷藏静置24小时,滤过,回收滤液;五味子150g加10倍量90%乙醇提取2次,每次2小时,回收滤液至无醇味,将以上两种提取液混合加入40g黄苓苷和25g胆膏粉及

5、原处方量的PEG4000和6000水浴加热,混合均匀即得到复方灌喂药液,处方量黄苓苷加入?m量水和处方量的PEG4000和6040配制成黄苓苷单味药灌胃药液,全方中不加入黄苓苷得到不含黄答昔的阴性灌胃药液。  (二)黄苓苷的提纯精制  将黄苓药材粉碎后,粗粉以8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30min,后过滤,滤液加HCL调节PH至1-2,80摄氏度保温30min,得沉淀,加适量水搅匀,用40%的NaOH调节PH至7左右,在加适量乙醇,后过滤,滤液用HCL调节PH至1-2,并加热至50摄氏度,静置,过滤,得沉淀用40%Na

6、oH调节PH至7左右,加活性碳搅拌,50摄氏度保温30min,加适量乙醇如上精制两次,反复重结晶两次,得黄苓苷。  (三)含药血清的制备  取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四组,每组四只,分别给予肝复康全方灌胃药液,缺黄苓苷复方灌胃药液,黄苓苷单味药灌胃药液,和蒸馏水。按每次2/lOOg剂量连续给药三天,每天早晚两次,最后一次给药后过一小时,将大鼠用20%的乌拉坦以1/100g的剂量腹腔注射麻醉,然后经肝门静脉取血5,将血液置于3000的离心机中,离心10min,除去血细胞,然后将所得血清同组合并后加入5倍量甲醇,置超

7、声波震荡器中混匀5min,后置离心机3000r/min离心l0min,除去蛋白后得到的血清与甲醇的混合溶液至氮气下吹干,依次制得肝复康全方血清样品,缺黄苓苷复方血清样品,黄苓苷单味药血清样品,及空白血清样品。  (四)实验方法  在复方肝复康滴丸的血清药物化学分析过程中,以肝复康滴丸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结合拆方分析的手段分别对方中诸药在大鼠血清中的移形成分进行分析并建立了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其色谱图如下图1所示: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复康肝复康滴丸血清药物化学分析过程中,因药剂成分复杂,血清药物的化

8、学方法研究尚未成熟,对其化学分析还有待加深,需要我们继续努力,以此来保证中药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管媛媛.复方肝复康滴丸药代动力学及血清药理学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