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谢幕——探析美国文学中人类本位情结的建

英雄谢幕——探析美国文学中人类本位情结的建

ID:21610580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3

英雄谢幕——探析美国文学中人类本位情结的建_第1页
英雄谢幕——探析美国文学中人类本位情结的建_第2页
英雄谢幕——探析美国文学中人类本位情结的建_第3页
英雄谢幕——探析美国文学中人类本位情结的建_第4页
英雄谢幕——探析美国文学中人类本位情结的建_第5页
资源描述:

《英雄谢幕——探析美国文学中人类本位情结的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英雄谢幕——探析美国文学中人类本位情结的建摘要:20世纪下半叶见证了后现代主义的多元化发展,作为后现代的一个重要特征,无我性宣告着人类主体地位的消解。本文从历时角度探讨了美国文学中“人类本位”情结的消解,集中体现为英雄主义传统的丧失,将后现代的“无我性”追溯到美国自然主义文学对“人类退化说”的宣扬。关键词:英雄;人类本位情结;人类退化说20世纪下半叶见证了后现代主义的多元化发展。作为后工业时代的产物,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紧密相连。后现代主义日益成为西方社会无法回避的主导思想,侵蚀着现代文明和文化的各个领域,包括音乐、绘画、建筑以及文学。美国文学,也从1960年开始大踏步进入了后现代。轰

2、动美国学界一时的关于后现代主义的大讨论进一步确立了后现代主义的合法性。尽管后现代主义的触角已深入现代文明的每一个角落,其定义却无法明确。后现代理论家们不断探寻和挖掘后现代主义的特征,为我们揭开了这一“文化幽灵”的神秘面纱。在《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的多元化》一文中,哈桑尝试性地总结了相对与现代主义而言后现代主义的十一个主要特征,认为“无我性(self-less-ness)”是后现代主义多元化的最重要特征之一,给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毁灭性的最后一击,宣告“消除长期以来居于中心地位的主体或心灵”[1]。后现代主义消解了“人”的主体地位,迫使人类全方位地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从艺术到整个星球的

3、‘非人性化(dehumanization)’,宣告了人类主体地位的终结”[2]。本文以文学的“非人性化”为起点,探讨美国文学中“人类本位传统(anthropocentrictradition)”的逐步消解,直至最终在后现代主义的挑战中消失殆尽。通过对美国文学史的共时研究,笔者发现,美国文学的“人类本位(Anthropocentrism)”情结,集中表现为文学作品中的英雄主义传统。为更好阐释这一“英雄主义传统”,笔者根据《美国遗产大辞典》的解释,认为“英雄”既指“神话或传说中出身高贵的人,具有非凡的勇气和力量,能够建立丰功伟绩并且得到神的垂青”,也指“具有勇气,高尚目的或在某个特定领域取

4、得成就的凡人”,拓宽了英雄的评判标准[3]。笔者将从这一定义出发,揭示美国文学塑造英雄、树立“人类本位说”的传统。美国早期文学作品确立了“人类本位说”。《五月花号公约》记录着首批新大陆移民们远渡重洋,不懈追求“美国梦”,这是美国英雄主义传统的开端。在殖民时期的公文、日志、信件、条约和布道中,美国文学从一开始就热烈欢迎并高度赞扬各种各样的追梦人,将他们描绘成“英雄”。早期文学作品中,无论出身是否高贵,人们都可以在新大陆上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本杰明﹒富兰克林通过理性和不断完善实现了自我价值,从印刷工成为十八世纪美国最伟大的发明家,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以及独立战争的伟大

5、领袖,从此树立了美国梦经久不衰的典型,成为美国英雄的原型之一。他使美国人相信,人可以通过理性的约束和不断提升臻于完善。这一时期美国文学赞扬人的主体中心地位,是“人类本位说”的确立时期。在浪漫主义时期文学作品中,人类作为整体得到公开赞扬和歌颂。文学家们通过对作品中“人”的各种形象进行赞美和歌颂,使人类的中心地位进一步巩固。早期浪漫主义作家詹姆斯﹒库珀在《皮袜子故事集》中塑造了荒野英雄那蒂﹒班波,被劳伦斯誉为“美国文学的核心”[4]。他意志坚强,经受各种风险困难的考验而从不抱怨妥协。他又是一个人道主义者,能够超越困境,并从中追寻快乐。此时,人的能力在荒野中得到进一步证明和拓展。浪漫主义诗人

6、沃尔特﹒惠特曼放声高歌,自由奔放地赞扬美利坚民族的每一位普通人,他们是长满美国大地的芳草,永远生气蓬勃并散发着诱人的芳香,使《草叶集》成为美国诗歌史上一座灿烂的里程碑,充分反映着十九世纪中期美国英雄辈出的时代精神。超验主义者居于浪漫主义的高峰,他们认为,人类不仅可以趋于完美,人性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的。人类既可以通过五官从外部世界学习,也可以通过从内心的直觉和先验的知识感知一切,并能够通过超验感知宇宙万物,将人类主体地位宣扬到至高的地位,因而,在爱默生笔下,人类具备神性,得以“成为上帝的一部分,是他的微粒”[5]。1865年,美国文学进入现实主义时期。在现实文学力求客观和准确反应生活的准

7、则下,人作为文学中心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人物塑造成为作品中最重要的部分。现实主义作家在文学创作中普遍采用社会道德准则来审视和约束笔下的主人公。伴随道德准则的确立,人在作品中的中心地位固若金汤。文学对英雄的期待从未停止。在《塞拉斯拉帕姆的发迹》中,威廉﹒豪威尔斯讲述了一个极度自信并充满独立奋斗精神的商人在破产后依然坚守自己人格的故事。拉帕姆虽然在经济上失败,却获得了道德上的升华。另一位现实主义大家亨利詹姆斯同样对个人道德表达了浓厚的兴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