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氧诱导因子1α在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中的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低氧诱导因子1α在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中的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ID:21612345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3

低氧诱导因子1α在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中的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_第1页
低氧诱导因子1α在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中的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_第2页
低氧诱导因子1α在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中的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_第3页
低氧诱导因子1α在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中的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_第4页
低氧诱导因子1α在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中的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_第5页
资源描述:

《低氧诱导因子1α在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中的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低氧诱导因子1α在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中的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慢性、对称性、多关节炎症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迄今尚未明确。RA主要病理改变为滑膜炎,滑膜细胞的类肿瘤样增殖和大量炎症细胞的浸润,造成一个低氧微环境。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是介导细胞对缺氧微环境适应反应的关键性调控因子。研究发现,有核细胞缺氧时,均可引发HIF1α的高表达〔1〕。新生血管形成是造成滑膜炎、血管翳、关节破坏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目前发现的最强有

2、力促血管生成因子,直接参与新生血管形成。在RA中VEGF能够促进滑膜血管翳的形成、加重滑膜炎症及骨与关节软骨的破坏。本实验以大鼠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Ⅱinducedarthritis,CIA)为模型,研究HIF1α在CIA中的表达及与新生血管生成之间的关系,初步探讨HIF1α在RA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与VEGF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了解HIF1α对于RA发生发展的调控作用。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动物和试剂雌雄各半健康SD大鼠50只(体重150~180g),动物级别:清洁级(SPF),由本院

3、动物中心提供,动物许可证号:SCXK桂20070001,购入本实验室适应性饲养1a公司);HIF1α单克隆抗体(美国Chemicon公司);VEGF单克隆抗体(美国SantaCruz公司);二抗试剂盒(福州迈新公司)。  1.2动物模型及关节标本制作按照文献提供的方法稍加修改建立Ⅱ型胶原诱导型关节炎大鼠模型〔2〕,牛Ⅱ型胶原和IFA按1∶1充分乳化成终浓度为1g/L乳剂。分4~5点在大鼠尾根部、背部皮内注射0.5ml,对照组注射同量生理盐水,7d后同法半量加强免疫一次。四个造模组大鼠分别于初次免疫后第21天、第2

4、8天、第35天、第42天处死;对照组大鼠于注射生理盐水后第42天处死。处死后大鼠取踝关节,乙二胺二乙酸(EDTA)脱钙2~3an等级相关分析。  2结果  2.1大鼠CIA模型的建立模型组40只大鼠在首次给药后第12天起,有26只出现踝、跖趾关节以及趾关节红肿。对照组未出现明显关节红肿。造模成功率为65%(26/40)。  2.2一般情况造模期间动物无死亡,对照组大鼠体重逐渐增加、精神良好、活动自如。模型组给药12d后开始出现不同程度后足爪红肿、皮温升高、脱毛、精神怠倦、体重增长减慢甚至下降、饮食饮水量下降。给药48

5、h后注射部位出现炎性小溃疡,红肿明显,逐渐加重并破溃,7~10d破溃处形成硬痂,而后脱落溃疡愈合。 2.3CIA大鼠AI变化随着炎症的发展,AI值逐渐增加。初次免疫12d及以后各时间点AI值均与正常组(0.40±0.52)比较有差异(P<0.05),第21天达峰值(10.63±1.06),之后第28、35天(9.20±0.84,7.43±1.13)逐渐下降,第42天(6.33±1.03)降至最低值,但仍高于正常组(均P<0.05)。正常对照组AI值均小于1。  2.4X线改变对照组踝关节软组织无肿胀,骨质

6、无破坏,足趾关节间隙清楚。模型组免疫后第21天,踝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足趾关节间隙模糊、狭窄及融合等表现。第42天踝关节骨骼结构排列紊乱,关节间隙不清,可见囊性骨吸收和骨侵蚀。提示模型组发生慢性侵蚀性关节炎。见图1。  2.5大鼠踝关节病理学变化正常大鼠滑膜由1~2层扁平滑膜细胞组成,无炎细胞浸润及血管增生,关节结构完整,软骨层较厚,表面光滑。CIA组大鼠初次免疫后21d时滑膜细胞层数增至10~15层,增生滑膜形成血管翳,炎细胞浸润;42d侵蚀软骨及骨,关节软骨可见坏死脱落、纤维化,广泛炎细胞浸润,伴有不同程度的软组

7、织水肿,滑膜下层大量纤维增生及新生血管形成,呈肿瘤性侵袭性生长。见图2。  2.6CIA大鼠滑膜HIF1α、VEGF蛋白的表达正常对照组均未见HIF1α、VEGF蛋白表达。CIA模型组HIF1α、VEGF表达增强,HIF1α在细胞核及细胞质中均表达,VEGF表达于细胞浆中。从免疫组化结果可以看出不仅滑膜细胞,滑膜下层巨噬细胞、部分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等也表达HIF1α、VEGF。HIF1α表达与AI呈正相关(r=0.725,P<0.01),HIF1α与VEGF蛋白表达情况进行相关回归分析,呈明

8、显正相关(r=0.75,P<0.01)。两者均在第21天、第28天滑膜细胞阳性表达量及程度最高,随病程进展,阳性表达量及程度逐渐下降。见图3,表2。图1大鼠踝关节X线检查图2大鼠踝关节腔病理学变化HE染色 图3模型组关节滑膜组织HIF1α和VEGF表达(DAB,×400)表2各组大鼠滑膜HIF1α、VEGF蛋白表达的免疫组化评分  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