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形象演進探微

諸葛亮形象演進探微

ID:21618805

大小:104.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10-23

諸葛亮形象演進探微_第1页
諸葛亮形象演進探微_第2页
諸葛亮形象演進探微_第3页
諸葛亮形象演進探微_第4页
諸葛亮形象演進探微_第5页
资源描述:

《諸葛亮形象演進探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諸葛亮形象演進探微諸葛亮是中國歷史上最具典型的人物,小說中的諸葛亮忠貞、睿智,還能呼風喚雨,撒豆成兵,魯迅稱之為:「多智而近妖。」但是,史實裡的諸葛亮,少了神怪的色彩,卻是一個傑出的政治家。從「歷史」到「小說」到「戲劇」,時代不同,諸葛亮亦有不同的形象發展,魏晉時期的諸葛亮是一個「名士」,如陳壽《三國志》載:「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氣,容貌甚偉,時人異焉。」到了宋代,平話中的諸葛亮已有神化色彩,所以流傳「死諸葛走生仲達」的故事。元代講史、雜劇中的諸葛亮是一個「達天地之機,神鬼難度之智,呼風喚雨、撒豆成兵,揮劍成河的「道士。」至明代

2、,羅貫中《三國演義》則將諸葛亮描寫成一個忠貞的經綸濟世之士。本文試依時代演進,從最早史料《三國志諸葛亮傳》到魏晉南北朝的野史傳說,唐代市人小說以及明代羅本《三國演義》到明清戲曲劇目,探尋諸葛亮的形象演變史。關鍵詞:小說、諸葛亮、三國演義一、前言:從歷史到傳說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是一個膾炙人口的著名藝術典型人物。早在三國時期,這位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去世以後,民間便流傳著許多關於他的故事傳說[1]。諸葛亮是曠古未有的奇才,發明「木牛流馬」,並著書二十四篇,有八務、七戒、六恐、五懼之法,又發明「連弩」箭法,一弩可發十矢,皆

3、書成圖本[2]。由正史以至於筆記、野史、詩歌、平話、戲劇,不同時期的文化背景下所呈現的諸葛亮,往往具有當時代的社會顯影。伴隨著三國故事的發展與廣泛流傳,歷史人物諸葛亮的事跡本身是十分理想的藝術形象創作素材,從歷史真實人物走入藝術典型,諸葛亮在歷來三國故事中被當作主要人物來描寫,絕不是偶然。本文即依時代分演進,從現今所見最早的史料《三國志、諸葛亮傳》,到魏晉南北朝時代的野史傳說,唐代市人小說中的瑣聞軼事,和現存最完整記載諸葛亮藝術形象的《元至治新刊、三國志平話》,以至明代羅貫中《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作一對照,以說明諸葛亮形象在流傳

4、過程中的演進與轉變。二、《三國志》中的能臣賢相作為歷史人物的諸葛亮,其事跡行宜主要來自陳壽的《三國志》和裴松之的注。史學家陳壽在《三國志》一書中,透過筆端摹寫歷史事實,極力塑造諸葛亮是一個了不起的能臣賢相,具有極高的政治才華,在《三國志、諸葛亮傳》中可以清楚看到一個「相才」與「忠臣」。(一)管仲、樂毅之流的相才首先,《三國志》以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諸葛亮傳〉云:「亮躬耕隴畝,好為粱父吟。身長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3]身居草盧之中,卻對天下大勢瞭若指掌。劉備三顧茅廬時,諸葛亮以「隆中對」,表現一個政治家的

5、雄才大略和超越常人的遠見。他指導劉備,「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以「聯吳伐魏」的策略,輔佐漢室。尤其是赤壁一戰,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陳壽極度讚譽諸葛亮之才識與風範,稱許他是相國之才。正如陳壽在《三國志、諸葛亮傳》後的評曰:「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也。」以「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突顯諸葛亮的能臣賢相之才。(二)得遇其主的忠臣諸葛亮作為一個不流於俗的政治人才,自不等同於一般俗客的毛遂自薦。對於三顧茅盧一事,儘管《魏

6、略》有另一種說法,以為:「劉備屯于樊城,是時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荊州次當受敵,而劉表性緩,不曉軍事,亮乃北行見備,備與亮非舊,又以其年少,以諸生意待之。」[4]「亮北行見備」一事若屬實,則臥龍岡上君臣相感的浪漫情節便大大削減了藝術的張力,而諸葛亮的聲名亦將隨之減弱。陳壽在《諸葛亮傳》中記載:「由是先主遂謁亮,凡三往,乃見。」這段文字既突顯諸葛亮的聲望遠播揚名,更兼顧諸葛亮南征前上書:「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盧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5]。

7、作為史書的一部《三國志》,在諸葛故事的取捨中,以現存可靠的文集〈出師表〉為考,兼顧史實的合理發展,採取「先主謁亮」的歷史情節,使得歷史人物的諸葛亮,成就一段君臣相惜的佳話,也感動了千百世所有懷才不遇的世人,自屈原之後,「得遇其主」的遭遇,感動、安慰了中國千千萬萬有志之士,連司馬微都不禁嘆道:「臥龍得其主!」。(三)應變將略非所長忠於史實,不流於荒誕不經,是《三國志》與後世三國故事最大的不同。儘管後世對諸葛亮有許許多多的傳說,儘管陳壽一再把諸葛亮比作大政治家管仲、蕭何,但是觀諸史實,諸葛亮從六出祈山,到病逝五丈原,終究不能完成興復

8、大業,與平話中「武侯顯靈」的情節比起來,陳壽指出:「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與!」[6]這一段話,是比較持平的公論,還原了諸葛亮作為一個蜀國丞相的真實,一個活生生、有血有肉、有真實苦痛的人物,反而因此更長遠而深刻地留在歷史的記憶之中。三、魏晉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