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策略

探析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策略

ID:21623729

大小:5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3

探析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策略_第1页
探析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策略_第2页
探析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策略_第3页
探析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策略_第4页
探析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析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探析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策略近年来,从马加爵杀人案到药家鑫案等,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的大学生犯罪案件时有发生,大学生中诸如代考、论文剽窃等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力军,他们思维活跃敏锐且尚未定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教师应努力帮助学生增强法律意识,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进一步提高法制教育的实效性。一、当前大学生法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各高校普遍开设了“基础”课或其他普法课程。然而,笔者却发现,当前大学生法制教育存在一些

2、问题和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注重具体识记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对基本法律原则的传授法律知识是公民对于其所在国家或者地区现行法律的内容和特点等方面的认识和理解。法律知识是作为公民形成法律意识的知识和理性基础,是构成公民法律意识必不可少的一个要素。然而,法律知识并不等同与对法律规范性条文的识记和理解,传授规范性的法律知识与培育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二者之间并不能简单划等号。换言之,学生对思想理论教育导刊规范性法律条文的机械性识记并不等同于其法律意识水平的提高。在教学中,有的教师过度强调对规范性法律条文的讲授而忽略了对一些基本法律理论

3、和原则的讲解。如有的教师在讲授民法知识时对民法的六大基本原则一笔带过甚至完全省略,而将大部分精力置于讲授如民事合同制度、婚姻继承制度等一些识记性的民事法律规范和制度。而恰恰民法的“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等价有偿”以及“禁止权利滥用”等基本原则,正是民法的实质和精髓。民法的规范性条文均由这些基本原则所派生或是这些基本原则的延展。此类民法原则不仅可以用于理解和解决实践当中遇到的大部分民法个案,对于这些基本民法原则的掌握和深入领会,更将极大地促进学生们诸如“尊重他人权利”、“遵守社会公德”“坚守诚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等法律意识的提升。2.法律意识培养不够,多途径多样化教学手段不多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另一个问题是教学手段的局限与单一。以案例教学为例,目前,不少教师都非常注重在教学中合理使用案例教学法。然而,有的教师却在案例的选择上却出现了误区。有教师认为,既然教学的对象是我国的大学生,因此,在案例的选择上则应当首选发生在高校的个案。选择2012年第11期(总第167期)51发生在高校的具有代表性和现实性的个案来讲授中国法律无可厚非,但从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角度,教学的目的旨在向其传授中国的法律知识并培养其法律意识,教育引导学生在适应经济社会发

5、展中增强法律意识,选择一些我国经济社会中发生的经典案例不失为适当的教学方法之一。例如,在教学中不少学生比较关注大学生择业与创业,但对《劳动合同法》等的重视不够,认为与自己的关系不大,教师有必要增加社会生活中一些违反《劳动合同法》等经典案例。同时,除了案例教学中案例选择的局限性外,不少教师都把教学的地点仅仅局限于教室,第二课堂尚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如教学中发现,有的学生认为司法不公与司法人员的腐败已经成为社会的常态,但事实却并非如此。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在校大学生年龄不大、涉世未深,自身直接的法律经验并不丰富,其对法律的情感和好

6、恶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大众传媒、亲朋传闻等间接的经验,这些信息可能由于种种原因而失真甚至扭曲。因此,在大学阶段除了集中学习与法律相关的课程并促成学生获取正确的法律知识并形成正确法律意识外,给学生创造机会增加其最为鲜活和直接“法律经验”也显得同等重要,最直接和鲜活的“法律经验”是破除学生法律认识误区的重要媒介。例如,通过组织学生旁听庭审,邀请法官、检察官作为客座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或座谈,学生的一些错误观念如“司法腐败与司法不公是社会常态”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消解并形成正面的法律评价。同样,通过旁听庭审,学生将有机会见证当事人

7、通过诉讼有效地维护自己合法权益,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维权意识。3.缺乏“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守法意识”的培养有学者认为,“培养大学生宪法、法律权威性的工作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应当做到将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性时刻放在心间,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让学生明了什么行为是合法的,什么行为是违法的,什么行为是犯罪行为,让学生能够明确了解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性,并且对宪法和法律规范有着明确的认识”。无可否认,“一定程度的‘守法精神’”是公民法律意识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但仅仅把对大学生的年第11期(总第167期)法律教育局限于“守法”显然不够,培养大学

8、生的法律意识不仅仅应当着眼于对学生“守法精神”的培养,还要注重对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培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体现社会主义法治内在要求的一系列观念、信念、理想和价值的集合体,是指导和调整社会主义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方针和原则,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